在離玉蘭被抓不遠的一處街道,一輛28載重自行車在人群中穿梭,騎車的是一們二十來歲的年輕男子,後麵來搭著一個十八九歲的女孩,他們在一個餐館停下,走了進去,沒過多會,又滿臉失望的走了出來,他們好像並不是吃飯,而是找人一樣。

這兩個人就是玉蘭和李林,玉蘭昨晚回家去後,一晚都睡不踏實,每每想到紅兒那無助的眼神,就讓玉蘭心痛,於是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幫紅兒找到那位開飯店的好心老板。

於是一大早起床,就拉著李林,讓他陪她逛街,李林經不起她磨折,向二叔告了個假,就陪玉蘭走了。

其實二叔和李林都知道玉蘭想幹什麼,二叔也沒太過幹涉,隻是交待李林,要看好玉蘭,不要又給治安給逮了,並警告他,如果再被逮了,就拿李林的工資去取人。

李林也很是無奈,向隔壁店裏借了一輛自行車,就上了路,騎了將近一個小時,才來到這裏。

紅兒能給的線索太少了,隻知道老板是一對中年夫婦,紅兒聽不懂他們說話,應該是本地人,他們的餐館離菜市場不遠。

就這些線索,要找起來就如大海撈針,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隻有挨家挨家的去問。

來的路上,李林對紅兒所說的地方進行了仔細分析,紅兒跟玉蘭關在一起,應該也是在附近被抓的,至少屬於某某村的管轄,治安人員一般不會越界抓人的。

某某村是深圳較大的一個工業片區,村子的中心地帶全是工廠,四周是一些大大小小在街道。

由於流動人口較多,街道上大多都是開小吃和副食店的。有了大概的目標,隻有挨家挨家的去問,目前這是最好的辦法。

於是就出現了本章開始的一幕,李林又從一家飯店出來,像門口等著的玉蘭搖搖著,玉蘭知道,這家肯定又不是。

一上午,玉蘭他們轉過了幾條街道,問了不下數十家餐館,可依然還是沒有得到任何線索。

晚上,玉蘭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了二叔的家。一整天,轉了大半個村,依然毫無收獲。

看著玉蘭那失望的樣子,二叔讓玉蘭快坐下,馬上吃飯了。

一會二嬸端來了熱騰騰的飯菜。

“找到了嗎?”二嬸問。也許是二叔告訴二嬸的。

“沒有。”玉蘭無奈的搖搖頭。

“在深圳要找一個人可不容易。”二嬸又道。

“我知道,我打算明天再去看看。”

“還要找啊,不要太辛苦了。”二嬸關切地說到。

“沒事的,反正也沒事,出去轉轉。”

二叔悶著吃飯,沒有言語,這就是態度鮮明的告訴玉蘭,這事他不參合,也不反對。

第二天,載重自行車準時出現在了村裏的街道上,車後坐的還是玉蘭,隻不過騎車的換著方洪成了。

接著昨天去過的街道,一家一家繼續地問。又是整整一天,依然沒有任何收獲。

第三天,某某村治安管理大隊,同時出現了兩輛載重自行車,李林拉著玉蘭,方洪成自己騎著,到了門口,方洪成下車:“唉終於到了。”

“也不知紅兒怎樣了,我們快去吧。”玉蘭急切地說道。

“不要慌,進去後一切聽我說,你們站在邊上,不要吱聲。”李林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