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熱河吟草(1)(1 / 3)

熱河吟草小序

自一九四九年春至一九八五年夏,予在熱河(後改為承德)教學達六年之久。詩詞經文革已多散俟,今捃摭者,可分為三部:熱河情、熱河憶、熱河別。其中以熱河情損失最多:故前十七年之詩詞難予補憶,隻好斷缺如故。熱河憶,抒寫文革舊事,非當時所書,乃浩劫後所憶補記者。熱河別,雖係贈別之辭,但實為心聲。予於熱河所戀者,山水草木,固屬情深,但熱河之良師好友誠乃夢魂長係,永生難忘者也。渤海故鄉,使我生長成人,熱河則使我備嚐人生之苦辣酸甜,知躓仆如何振起,困頓如何前進。故鄉如搖籃,熱河則如烘爐。隻有爐火才可冶煉成鋼。予雖愚鈍,然斑鏽之軀仍可充一釘之用,亦不負此生也。

乃騮於別熱河前夕乙醜冬

一熱河情

春曲三首一九五〇年

來去匆匆似夢煙,人生能幾月團。三天緣分三生定,牛女隔河會也難。

南園撲蝶菜花叢,春媚心靈手也靈。待到鴨頭春水綠,虹螺山麓看桃紅。

回眸顧盼閃清波,月映林梢拂翠蘿。萬樹瓊花瑩似雪,櫻桃嬌嫩隻一顆(從今音平聲)。

早春一九五〇年

慈祖教娃學紉針,縫拆補尚辛勤。家傳世代須牢記,碩果秋收趁早春。

塞上江南一九五一年

恰似江南水草肥,鶯啼燕舞暖風吹。柳蔭遊牧牛兒醉,仰望青天雲影飛。

兵馬司吊古一九五二年

留取丹心照汗青,囚牢後世祭忠靈。我來瞻拜無神位,兩耳唯聞誦讀聲。

油燈下一九五四年

油燈昏暗我心明,批改不輟一氣成。莫勸夜深該休息,心懷坦蕩不須驚。

詠懷一九五六年

布履依如淩水時,行吟坐臥不離詩。會當峻嶺迎風上,縱遇狂濤越險夷。

駿骨草原須體健,書生翰苑仗神思。他年桃李螺峰下,笑對清風理鬢絲。

菩薩蠻情緣吟一九五七年

五年幻夢芳叢宿,一朝識破迷魂霧。拋棄紫朱花,藻芹在泮涯。潔白渾似玉,滌蕩塵俗欲。美目閃清波,純真月裏娥。

修長雙辮如春柳,春風拂吹頻招手。撥動我心魂,悠悠譜曲音。出操憑幾望,形影映牆上。明月入軒窗,滿床楊柳光。

忽驚金鳳來天外,亭亭玉立童真態。問字一聲鶯,春風三月情。眼前疑是夢,無語心潮捧。一線靈犀穿,千金一刻緣。

終於天賜人參果,心田立燃韓憑火。問我愛伊心,伊心懷月魂。選出雙雛羽,他日相呼侶。定情隻一時,隔河心亦知。

常聞夫子誇靈智,常言笑語如童稚。歌舞鶴翔雲,文思湧海鱗。眸如星浴水,麵比芙蓉美。寒假一天天,一天長一年。

夜車向北馳如箭,我心仍覺車行慢。野店報雞聲,車停人亦停。靜候數星宿,鵲橋會牛女。喜見天已明,猿心山道行。

炊煙嫋嫋山家見,溝深彎處柴荊院。犬吠主人迎,一時眼更明。亮發紅衣襯,秋波傳電訊。輕聲你來了,春泉過鵲橋。

悼亡嫂王春榮女士一九五八年

渤海蓬門一朵花,隨風飄落相公家。辛勞儉樸稱賢惠,忍侮含酸挨苦涯。

豈料家貧賣祖業,複驚異夢到巫峽。恨急氣斷歸西去,遙望雲天月已斜。

仕林贈禮一九五八年

仕林返校又學習,贈我情深實感激。我正蒙冤莫須有,托坯改造滿身泥。

附記我正在改造,仕林來進修,明知我在勞改,卻以禮物相贈,令我萬分激動,遂引為知音之交。

春雪吟一九六二年正月初六晨,喜降瑞雪,預兆豐收,人心歡暢。

三冬無雪昨宵降,清早門開喜氣盈。滿眼春花銀世界,漫山鬆秀玉玲瓏。

父兄忙運新甘露,童稚笑堆不倒翁。共祝今秋豐稔好,黃金稻海浪翻騰。

元宵後三日又降大雪再賦二首一九六二年

信知瑞雪知時節,元旦元宵兩度春。翠柏瓊花織錦繡,紅裝玉冠舞紗裙。

長河銀甲龍騰起,峻嶺華光虹落塵。美景一時觀不盡,爽心悅目自精神。

莫怪元宵未打燈,十七夜半小窗敲。風流素裹鬥春色,羞怯銀暉隱九霄。

紫燕冀南淩海嘯,青壩上躍林驕。一年好景君須記,塞上新春雪兩飄。

畫蝦一九六三年

日薪難買半隻蝦,每見海鮮思故家。可歎海濱蝦更貴,無何且畫數蝦爬。

鷓鴣天過京師一九七三年

來去去來廿一秋,紅牆綠柳護花樓。西單白塔曾留影,什刹陶然細語稠。

傳笑語,試歌喉。長安人海總長流。天高雲淡西風緊,重九黃花幾處愁。

赴石路上一九七三年

承德京轉石家莊,雲嶺紅樓碧海洋。一路頌歌歌不斷,黎明人自向前方。

白求恩陵前一九七三年

遠航萬裏洗征塵,四海波濤頌此人。戰火太行埋駿骨,滅寇援華赤誠心。

金縷玉衣一九七三年

金縷玉衣罩死人,絲絲片片有傷痕。僵屍雖整徒留臭,工藝卓絕耀古今。

圍場行三首一九七三年

錐子山

錐峰山下古城殊,伊遜河邊古渡頭。圍獵矢弓傳後世,鞭笞傷口記深仇。

大軍三炮開新宇,巨手連年繪彩圖。望斷山林鋪錦翠,歌聲唱徹月兒出。

中學後山

白楊黃柳鎖風沙,細雨東風香萬家。伊遜河邊新稻綠,錐風山下舞春花。

廟宮水庫

一片湖光一段山,驅車迎綠幾盤旋。綠林綠稻層層綠,鮮果鮮花處處鮮。

百裏同歌龍江頌,千家共祝豔陽天。欣然遙指山深處,雲霧接天大路寬。

(水庫位於圍場隆化二縣之間,庫屬圍場,而隆化得利,正是龍江風格。)

唐多令重逢一九七四年

水榭話南樓,湖心蕩小舟。二年,歲月橫流。研讀同窗猶在目,豪氣在,誌應酬。痛飲一杯休,壯懷漫九州。有知音,何懼白頭萬裏關山休道遠,同攜手,寫春秋。

寄吳春森老同學一九七五年

回首同窗正少年,黃沙漫漫暗淩川。滯息書讀曾拋卷,苦煞勞軍且自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