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個幻象
第三個幻象是:天地既為猶太人創造,猶太人就當為大地的主人。隻因亞當犯了罪,猶太人便必須經過狹窄的關口,才能進入屬於他們的未來世界,將來世界的幸福是猶太人準備的。以斯拉悲歎得救的人少而因罪滅亡的卻多。上帝造人,為的是自己好毀滅他們。天使告訴他說,每個人都要對自己未來永恒的命運負責,而得救的卻是少數。
(4)第四個幻象
第四個幻象是:以斯拉看見一個婦人為她的兒子舉哀,並準備絕食而死。當他責備她不為耶路撒冷舉哀時,她卻忽然不見了,同時又有一座城出現。天使告訴他,那婦人就是耶路撒冷,她的兒子是荒蕪了的舊耶路撒冷,那座新出現的城就是新耶路撒冷。
(5)第五個幻象
第五個幻象是:以斯拉夢見有一隻鷹從海上飛起。那鷹有12隻翅膀、3個頭,還有8隻翎毛交錯的小翅膀。12隻翅膀和兩小翼輪流管理地上的居民;再有兩小翼留在右邊頭下麵,另兩小翼被頭吞吃了。頭先掌權,最後由兩小翼掌權。一頭獅子宣布鷹的末日,鷹的全身將被焚燒。鷹象征羅馬帝國,它的3個頭和20隻翅膀是羅馬帝國的23個皇帝。其第一、第二隻翅膀是凱撒和奧古斯都,3個頭是維斯帕新、提多和杜米田(此書就是在杜米田時代即公元81—96年寫的)。獅子是彌賽亞。
(6)第六個幻象
第六個幻象是:以斯拉夢見一個人從波濤洶湧中興起,駕雲飛翔(指彌賽亞)。他消滅了仇敵,糾集了一群和平的人們在那裏,那就是以色列的十個支族以及在巴勒斯坦的猶大族遺民。
(7)第七個幻象
第七個幻象是全書正文的結束語:在六個幻象過後,以斯拉受了神命,帶了五個文士從以色列退隱40天,寫了94卷書。其中24卷將要發表,其他70卷都是啟示集,是秘傳的。寫完之後,他就升天了。
六個幻象形成兩幕啟示劇。第一到第三個幻象是第一幕,所啟示的事和當時的時代連結起來,反映過去和現在的事;第四到第六個幻象是第二幕,啟示未來的收場。在第一幕裏,作者冷靜地討論在苦難與惡貫滿盈的世界中如何顯現上帝的慈愛和正義的這一疑難問題;第二幕是問題的解決,但解決的方法卻不能滿足這位悲觀主義的作者。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羅馬帝國毀滅後,人民的悲慘生活和悲觀的陰影徘徊於作品裏。整部作品文字清麗,想像豐富,象征性強。
如在第一個幻象中,有如下撲朔迷離的言辭:
因此,我去站著看。在我眼前過去一團火光,這火光消失時,仍冒著輕煙。後來又有一陣濃黑的雨雲在我眼前經過,接著是一陣大風雨;大雨過後,仍有雨滴在滴瀝著。天使說:“這幻象反映了事實,陣雨比水滴瀝瀝的地方更廣大,大’火比輕煙更厲害。同樣的道理,過去比未來長;剩下的時間不過是雨滴和輕煙而已。”
……
我驚醒了,我戰栗,精神渙散,幾乎要暈倒了。幸好天使來對我談話,支持我,給我力量,幫助我站起來。
依照《以斯德拉二書》,末世和新世代的交替過程是:末日之前有預兆,有宇宙性和國際性的動亂;末日之後,彌賽亞統治,他死後有七天的靜寂,然後新世界出現,死人複活,號筒吹響,大審判開始。審判前惡人靈魂已受七方麵的苦刑,義人的靈魂已享七種福樂。審判時書卷展開,惡人入苦刑之坑和陰間的火湖,義人進樂園和新耶路撒冷。這種末世論比初期的啟示文學有所進展,後者認為彌賽亞統治是最後的結局。
《以斯德拉二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帶有濃厚的愛國熱情。它可說是一出散文的悲劇,或悲劇性的哀歌。
4.《以諾書》描寫的內涵
《偽經》中的《以諾書》是對啟示文學比較係統的演繹。受《但以理書》的影響,有關“彌賽亞”的出現,則有新的發展。它描寫末日審判的可怕,罪人和墮落天使被判刑,義人則登上光明峰,其中所用希臘文的陰問四條河名,顯然是受希臘文化的影響。
在《以諾書》裏,至今保存著三行體詩歌,它生動地表現了末日的情景:
神聖的大神將從他的住處出來,
永生的上帝將踏上大地和西奈山,
顯現出他那在天上之天的威力。
萬物都要受到恐怖的侵襲,
守望者們也都震顫、發抖,
恐怖和戰栗要捉住他們到地極。
高峻的大山要被振蕩,
一切高山要被搖矮下去,
又像烈焰前的蠟燭銷熔。
大地將全部裂成碎塊,
地上的一切都將毀滅,
將有一場審判臨到人們。
他將秉著公義製造和平,
他將保護被選的子民,
慈悲將降臨於他們。
以諾在旅途中看見的景象,有各種各樣可怕的刑場,其中有如下的用散文所作的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