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也是最高的藝術造詣
聖經文學發展到最後階段,便產生了最後一種文學形式——小說。
我們已經知道,在1000多年的古希伯來文學史中,史詩、抒情詩、曆史文學、先知文學和智慧文學都得到充分的發展,隻有小說和戲劇未能發展到應有的水平。由於民族不幸,國破家亡,人民散居在世界各地,文學的發展就中斷了。戲劇受挫更甚,《約伯記》、《雅歌》雖具戲劇的雛形,也有驚人的特色,可惜沒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然而,小說卻達到了最高的藝術造詣。
在我們看來,聖經文學中的小說,大致都不是描寫真人真事,也不是描寫曆史事件的,而是由想像的故事編造而成的,它的格調接近於我國隋唐的傳奇小說。而創作態度,比如用於感化人心、寓教於樂的思想,則又接近我國古代的小說觀念。
1.小說的五大特色
從公元前最後300年中產生並成長的小說中,有許多優秀的作品,如《路得記》、《以斯帖記》、《約拿書》、《猶滴傳》、《蘇撒娜的曆史》、《托比傳》、《阿希JJu爾的故事》和《馬卡比傳三書》等。它們具有以下五大特色:
(1)簡潔明淨
《聖經》小說最大的特色是簡潔明淨。在這裏沒有冗長的自然風景描寫,也沒有對人物容貌衣飾等的細致描繪。《路得記》雖然充滿著田園牧歌的情調,卻不見特寫的田園風光。又如女主人公路得的賢惠,四鄰有口皆碑,可是小說中對此卻著筆不多,隻是在婆媳分別時,大媳婦揮淚而去,路得卻堅決不走,說:“您到哪裏,我也到哪裏;您死到哪裏,我也死在哪裏,葬在哪裏;除非死,我決不離開您。”話雖不多,卻足以表明真心的愛。婆媳二人回到利伯恒後,她的賢惠在全城傳開了。鄰居們對婆婆說:“路得替你做的事,比七個兒子做的還多。”在旁人的簡短讚語中充分展示了她的人品。又如《以斯帖記》中沒有一處專門描寫女主人公的絕世美貌。《猶滴傳》也沒有描寫女主人公的豔姿和機智,隻在敵人的反應和言談中簡略地反映出來:“他們都因她的容貌美麗而驚訝。”“他們驚奇她的智慧說:‘世界之大,從來沒有這樣容貌美麗而又語言敏捷的女人。”’文章顯得簡潔明淨。
(2)情節進展迅速
第二個特色是情節進展迅速。《以斯帖記》的故事情節並不簡單,鉤心鬥角、你死我活的鬥爭相當複雜,作者卻隻用幾千字就把故事的本末、鬥爭的預謀、鬥爭經過和勝利交代清楚了。《猶滴傳》也是如此,隻用很短的篇幅寫她幹淨利落地把敵將的頭顱砍下,從從容容地背了回來。《蘇撒娜的曆史》則用更短小的篇幅,把兩個判官的醜惡嘴臉和但以理的一言斷獄寫得一清二楚。
(3)結構巧妙
第三個特色是結構巧妙。在短短的篇章中,有曲折、跌宕,也有水到渠成。如以斯帖要在國王麵前控告宰相哈曼,在第一次宴請國王和哈曼時,王說:“你要求什麼?就是江山的一半,我也給你。”這時她卻不乘機控告,而是說:“若蒙陛下施恩,就請今晚再跟哈曼宰相一起來赴我為陛下所設的筵宴。”讀者到此為她焦急,她卻沉住氣,延緩了計劃的執行。讀到下文,才知道其中有“欲擒故縱”之妙。一則可以使哈曼放鬆警惕性,好在第二次宴會時出其不意地突然進攻,使他措手不及;二則使哈曼更加驕傲,對末底改的不敬更加生氣,以致造了高大的木架去處死末底改,結果卻正好設網自投,做了處死他自己的木架。一報還一報,使小說的藝術效果更加顯明。
(4)喜用重複的筆法
第四個特色是喜歡用重複的筆法。例如亞哈隨魯王對以斯帖重複說了三次:“你要求什麼?就是江山的一半,我也給你。”這種重複,一則表示這句話的重要性,二則表示以斯帖的美貌使國王著迷,以及國王對她的摯愛與信任。又如《猶滴傳》中猶滴和她的女仆在敵營中每夜於三更時分走出營門到深山中祈禱聽神諭,夜夜如此,造成一種習以為常的現象,到第四夜就使妙計獲得了成功——把敵軍司令官的頭顱帶回來,作為凱旋的最大戰利品。《蘇撒娜的曆史》中但以理審問二判官的話完全一樣,也是重複,給人以公平之感。這種對語言和行動重複的寫法,是民間故事中常用的方法。
(5)具有教誨意義
第五個特色是具有教誨意義。《路得記》和《約拿書》的主題思想十分明顯,就是反對狹隘的民族主義,宣揚人道主義或人類主義。《以斯帖記》和《猶滴傳》則是在激揚愛國主義思想。《托比傳》和《阿希加爾的故事》都是根據民間故事寫成的,前者的教誨意義在於讓人不要忘記恩賜,後者的教誨意義則在於批判忘恩負義或見利忘義的人。阿希加爾是個德高望重的哲學家和大政治家,沒有子嗣,把外甥拿旦細心養大,但拿旦成人後交上壞朋友,想竊取舅父的地位,便捏造證據,誣告舅父犯了叛國死罪。結果舅父暗中被救,藏匿未死。到了時局改變,舅父東山再起後,拿旦則遭鞭打、坐牢、挨餓,受寓言的教育,一直到死。阿希加爾是哲學家,這個故事是采用小說形式寫成的哲理文學作品。古希伯來所有的小說都富有教育意義,寓教於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