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詩劇(1)(2 / 2)

撒旦:“人以皮代皮,情願舍去一切所有的保全性命。你且伸手,傷他的骨頭和他的肉,他必當麵棄掉你。”

耶和華:“他在你手中;隻要存留他的性命。”

於是撒旦從耶和華麵前退下,燈光暗轉二景約伯家。

撒旦擊打約伯,使他從腳掌到頭頂長毒瘡。

約伯就坐在爐灰中,拿瓦片刮身體。

約伯妻:“你仍然持守你的純正嗎?你棄掉神,死了吧!”

約伯:“你說話像愚頑的婦人一樣。哎!難道我們從神手裏得福,不也受禍嗎?”

幕後音: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以口犯罪。

燈光暗轉。

幾天之後的約伯家門口

約伯的三個朋友、提幔人以利法、書亞人比勒達、拿瑪人瑣法,聽說有這一切的災禍臨到他身上,各人約會同來,為他悲傷並安慰他。他們遠遠地舉目觀看,認不出他來,就放聲大哭。各人撕裂外袍,把塵土向天揚起來,落在自己的頭上。他們就同他七天七夜坐在地上,—個人也不向他說一句話。約伯一言不發,顯現痛不堪言之狀。在寂靜而悲傷的氛圍中徐徐落幕。

2.慘痛中的論辯

七天後約伯仍和三個朋友在一起。

約伯開口咒詛自己。在這一章中,約伯痛不欲生地說道:

願那一天,成為幽暗的一天,

願密雲籠罩著它,黑暗遮住陽光。

願那一夜被塗抹,不再列在歲月中。

願它成為孤寂而沒有歡樂的夜晚。

不讓晨星閃耀,不讓有黎明。

為什麼我不胎死於母腹?

或一出母腹便斷了氣?

為什麼母親把我抱在膝上?

為什麼她用奶汁哺養我?

要是我在那時死去,如今早得安息,

跟營造宮殿的君王、統治者同睡,

跟王宮裏滿裝金銀的王子長眠,

跟流產、未見光明的胎兒長眠。

在墳墓裏,壞人停止作惡,

辛勞的工人得享安息,

連囚犯也有安寧,不再聽監工責罵,

不分貴賤都在那裏,連奴隸也得自由。

為什麼悲愁的人繼續生存?

為什麼憂傷的人仍然看見光明?

他們求死不得,寧進墳墓不要財寶。

他們死了,葬了,才算真有喜樂。

上帝使他們前途暗淡,四麵受包圍。

我以歎息代替食物,無休止地呻吟!

約伯咒詛生辰之後,舌戰三友。三友以約伯的落難為證據,斥責他的罪行(想當然的罪行),並說懲罰算是福。三個人輪番“安慰”他,實際上是審問或批評他。他自覺無罪,理直氣壯地反駁他們。在第一輪辯論中,約伯反駁朋友們的說法不切實際。

三個朋友罵他放肆,竟敢訴說上帝對他的冤枉。反抗上帝,瞧不起至高者,有多麼可憎,是多麼不可饒恕!

約伯憤憤然地回答:

你們的安慰反而帶來煩惱!

你們還要無休止地講這些廢話!

我絕對不能承認你們有理,

有生之日,我要堅持我無辜。

我確認自己無過,良心清白,

我永遠不放棄這個立場。

約伯的話說完了,三個朋友無言以對。一直沉默著的青年人以利戶看著非常生氣,便對約伯的自高自大和目中沒有上帝盡情責罵;對三個友人不能說服約伯他也極為生氣,也把他們罵了一頓。以利戶的話很長,等於把雙方的爭論總結了一下。以利戶的意思是說,不管約伯有罪無罪,他驕傲,始終說自己無罪,那就是罪。災難臨身是為了教育,這是年輕人的新苦難觀。他在發言中最後又描繪了耶和華上帝駕雲車來到的情景。古代劇中就以演員的這種口頭描述作為舞台的布景。

劇的高潮是上帝從密雲和旋風中說話,談到宇宙的廣大無垠,創造物的奧秘神奇,對比之下,個人則顯得渺小、無能。上帝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問得約伯啞口無言。約伯願意和上帝對話的願望達到了,並且他覺得自己的確渺小無能。上帝承認他是義人,是無辜的,這就使他滿足了;他堅持立場,不屈地鬥爭是對的。他敢於對至高者提出懷疑和質問,卻受到至高者的稱讚,而三個朋友的保守思想和言論反受到斥責。這正是該劇思想的偉大貢獻。

3.以利戶與屈原的《雷電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