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先知(1)(2 / 3)

阿摩司回答的話有兩層意思:一、“我不是你說的那種先知,為錢而講道”。二、以色列必將亡國,君臣要成為俘囚,妻子當娼妓,兒女死在戰場,土地被瓜分,人民流亡國外。流亡早被曆史證明,令人不得不信服詩人的先知先覺。前麵所說的“那種先知”,在這裏有必要解釋一下。我們說阿摩司是那時代的第一個先知先覺者,是因為他和他的後起者對時代的罪惡滿懷義憤,警告亡國亡家的隱憂,呼籲當權者改弦更張,力挽危機。他們寫詩寫文章,試圖喚醒那些醉生夢死之徒。但在阿摩司之前也曾有過類似占卜的“那種先知”,可以占卜失物的所在,預卜未來的事。在撒母耳時代(阿摩司之前300年)有狂熱的宗教集團,稱為“山中祭壇上下來的先知群”。撒母耳叫掃羅去見他們,他們打鼓、吹笛、彈豎琴和七弦琴,受靈感而狂呼。掃羅遇見了這群先知也受了靈感而狂呼,脫掉衣服,赤身露體在地上打滾。有些認得掃羅的人說:“掃羅也成了先知嗎?”那種先知借鼓、笛、琴、舞而陷入興奮、陶醉、恍惚狀態,從潛意識中說出“預言”。所以也有把先知叫做“狂者”的。頗似我國春秋的遊士,如孔子就直言不諱地宣稱:“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李白也說:“我本楚狂人,風歌笑孔丘”自比於當時的隱士楚狂人接輿。其實,在他們放肆不羈的外表下也是有理想的,他們是愛國者,如“士師時代”的女先知底波拉、昏君亞哈時代的以利亞等,他們都沒有著作留下。到了阿摩司時代,是先知發展史中的新階段,他們做人民的代言人,也是神的代言人,留下了輝煌的作品。

阿摩司是猶太國人,卻到以色列國去說教,勸導、警告他們,首先打破了國界。他還在敘利亞、非利士、以東、蘇丹等國說教,是打破狹隘民族思想的第一人。

該書中先知還用“異象”給當政者判罪:

我看見主站在祭壇旁邊,他說:“我要錘擊聖殿的棟梁,使整個屋宇倒塌下來,打碎每個人的頭。我要用刀劍殺死其餘的人,一個也不能避免,一個也逃不掉。哪怕他們挖了地洞,鑽進陰間,我也要把他們抓出來!哪怕他們爬上了天,我也要把他們拉下來!哪怕他們逃到迦密山頂。我也要去搜索,把他們找出來!哪怕他們藏在海底,我也要叫淨隆吞吃他們!哪怕他們被俘虜了,我也要叫敵人處死他們!我已經決定要消滅他們,決不可憐他們。”

2.多情的先知何西阿

何西阿是一個斯文、溫柔、熱心而慈愛的北國先知,和南國先知阿摩司那剛正、嚴厲的性格正成對比。他曾娶滴拉音的女兒歌篾為妻,生過三個孩子,當他知道她是個不貞的妻子時,心裏非常悲痛,但必須依照法律和風俗習慣去處置她。他悲痛地說:

我的兒女啊!雖然你們的母親不再是我的妻子,我不再是她的丈夫,可是你們要向她哀求,勸她除掉臉上那副淫相,不再暴露誘人的胸脯。要是她不聽,我就要剝光她的衣服,使她赤身露體,像剛出母胎的嬰兒。我要使她憔悴,像沙漠一樣幹枯,使她口渴而死。

我不疼愛她的兒女,因為他們是淫婦生的。他們的母親犯奸淫,是無恥的娼妓。她喃喃自語:“我要去投靠我的那些情郎,因為我的食物、飲料、羊毛、衣料、橄欖油和美酒都是他們給的。”所以你們瞧吧!我要用荊棘籬笆堵她的去路,我要用石頭築圍牆,使她找不到跟情郎幽會的小徑。她想跟情郎私奔,可是趕不上他們,她到處尋找,但找不到。於是她說:“我還是回到前夫那裏去吧!從前跟他在一起的情況比現在好得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