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曲》確實是唐代宮廷樂舞的傑作。由於失傳已久,因而它的美妙之處無從形容。唐代詩人白居易有幸在此樂舞出現的100年後於憲宗朝觀賞它,便興奮地寫下了《霓裳羽衣歌》。現節錄如下:
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
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舞時寒食春風天,玉鉤欄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
散序六奏未動衣,陽台宿雲慵不飛。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
飄然轉旋回雪輕,嫣然縱送遊龍驚。
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裾時雲欲生。
煙蛾斂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點鬟招萼綠,王母揮袂別飛瓊。
繁音急節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鏗錚。
翔鸞舞了卻收翅,唳鶴曲終長引聲。
講所歲門,卻講到了唐玄宗,這並非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大凡歌舞升平日久,那還有什麼大衛王響遏行雲的氣象呢?誠如唐玄宗,早就把李世民的傑作《秦王破陣樂》這宮廷樂舞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又如唐中宗時,一位博士跳《八鳳舞》,跳得醜態百出,可是唐中宗卻樂不可支,這就是史稱“五經掃地”的典故。而所羅門的《雅歌》,雖有五經掃地之嫌,但它終歸登上了大雅之堂。
我們知道《雅歌》是寫男女之間戀愛的抒情詩,它被編在《聖經》裏麵,的確有些令人費解。據說它是經過長期的辯論才編進去的,到公元100年時,人們對此還議論紛紛。其中有對男、女身體各部分的詳細描寫,比如說什麼“你那穿涼鞋的腳多麼美麗!你那大腿的曲線是巧匠的傑作!你的肚臍像一個圓圓的酒杯,裏麵盛滿著美酒”這類的話,不是瀆神嗎?
然而,它卻在《聖經》文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影響至今不絕。猶太人把它尊為“五卷書”之一,據說把朗誦它作為神聖的儀式並被基督教認可,這就顯示出《雅歌》的不同凡響。
唐明皇與楊貴妃,他們之間的恩愛可以得到劇作家的廣泛同情和演繹,卻得不到史學家的讚同。不過,在這方麵,所羅門是幸運的。他的幸運在於他並不貶低女性,不像楚王好細腰,或像唐玄宗好肥胖。這種挑肥揀瘦使女人無所適從。因為女人—般都喜歡男人看她的靈目、她的笑臉、她的衣飾,而這一點,所羅門在《雅歌》中都給予極致的描述。而且,其中的清詞麗句如繁星點點:
你的眼睛在麵紗的後麵,
閃耀著愛的光輝。
請你轉過眼去別看我,你的眼睛使我慌亂!
那顧盼如晨曦的是誰?
她明豔照人,
像月亮一樣清秀!
像太陽一樣光明!
像林立的軍旗一樣耀眼!
把女性的眼睛寫得如此有魅力,的確是東西方古代所罕見的。我國《詩經》中寫女性眼睛最膾炙人口的詩句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希臘“歌王”荷馬但丁在《神曲》中稱荷馬為“詩國之王”。在史詩中寫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眼睛,也隻反複用“閃眼的”或“明眸女神”;雖然重複了幾十遍,也沒有《雅歌》那樣有分量。《雅歌》的精華可說是在於以下詩行:
因為愛情如死之堅強,
嫉妒如墳墓之殘忍。
愛情所發的火焰,
是最猛烈的火焰,
眾水不能熄滅愛情,
洪水也不能把它淹沒。
若有人想用財富來換取愛情,
他必全然被藐視。
這是對愛情最精美、最深刻、最極致的認識和頌讚,隻有《雅歌》中女主人公的慧眼和純潔的心靈才能識得。
而唐玄宗做不到,他甚至不能保護他所愛的楊貴妃。因此,中國文人騷客詠歎的是楊貴妃而不是唐玄宗,而《聖經》裏詠歎的卻是所羅門。其中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所羅門並沒傷害他所愛而不能如願以償的女人!
4.綺麗婀娜的小歌劇
如果把《雅歌》視為一出歌劇,那麼,它描述的事件發生在一個明媚的春天,國王所羅門在黎巴嫩山中打獵,遇見一個牧羊女,驚為天人,便向她求愛,她卻翩然遁入林中去。後來,國王喬裝為牧童,每天清晨對她唱情歌,使她落入情網;定情之後,回宮結婚。
《雅歌》作為劇本,既沒有標明地點、時間和動作,也沒有標明演唱的人物。這和我國楚辭中的《九歌》—樣,可由讀者自己琢磨。劇本是演劇之所本,主要部分是曲子,導演可以加工整理,演員可以加工創造演唱角色的性格。
《雅歌》的戲劇主題是真正的愛情,不僅要求婚姻自主,更主要的是要求愛情的自由。歌辭中反複唱道:“請你絕不要幹擾我們的愛情,要等它自發!”“請你絕不要幹擾愛情,不要挑逗喚醒它,直等到它自發!”所羅門有王後六十、妃嬪八十、宮女無數,她們都不懂愛情,包括埃及的公主在內,都是為政治上的交易或因圖財富而送上門來的。唯獨牧羊女卻珍惜純真的愛情,是真摯愛情的化身,所以所羅門稱她為“完人”。
我們還可以設定另外一種結局的歌劇,地點是在黎巴嫩山村中與所羅門的離官裏。
第一場:牧羊女被迫到離官裏,宮女們組成的歌隊高唱情歌,以誘發牧羊女對所羅門國王的愛情;但她卻念念不忘牧羊情郎。
第二場:所羅門王上場求愛,牧羊女仍然想念情郎,對國王不感興趣。
第三場:她追思往事——牧羊情郎曾叫她一起去葡萄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