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我們的醫生。惟有醫生,才能在我們的眼睛看不見,耳朵失聰,雙腿癱瘓,心裏起了皺紋時,想方設法挽救我們的生命。我們不認識他們,他們更不認識我們,連路人都不是,可是他們真心地為我們焦慮為我們熬夜為我們嘔心瀝血,直到我們徹底康複了,他們才鬆下一口氣,又去幫助別人。不像話的是,我們一好了瘡疤就忘了疼,一扭頭就把他們丟在腦後了,直到又有了疾病才又去找人家,他們不計較,依然親切地對我們微笑。

書是我們的救星。惟有救星,才能在我們遭逢了大災難、大變故,犯了大錯誤、跌了大跟頭,從權重朝野的大官淪為平頭百姓、從億萬富翁淪為街頭乞丐、從傾國彳頃城的美女淪為慘不忍睹的老婦,苦苦掙紮在十八層地獄裏受各種煎熬時;在所有的人都避我們惟恐不及、百厭惡千白眼萬唾罵,棄我們而去時,走過來把我們扶起來,揩幹淨我們滿頭、滿臉、滿身以及良心上的汙垢,送我們重新上路,去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好人。

誰能保證我們的一生永遠是鮮花鋪路、百鳥接風、步步登高、友朋滿座、金山銀山吃不空、紅旗白旗永不倒呢?

所以呀,書是天使是基督耶穌是釋迦牟尼,不信教的我,也極其虔敬地跪拜在他們麵前,誠心誠意地行九拜六叩十二躬大禮。我不知道世界上究竟有沒有天堂、煉獄和地獄?我也不知道人間和仙界有多少位法力無邊的神仙?可我知道我認定:書——就是我的神!

有了這個主心骨,我就知道該怎麼對待書了。

吃了這顆定心丸,我就知道該怎麼讀書了。

今天回想起來,以前的讀書,糊裏糊塗,犯了多少低級錯誤呀!

今後,當不應該、當不會一犯再犯了吧?

第一不會再為別人讀。別人都讀都說好的,就好比一百個人欣賞一朵花,個人有個人的角度和需要,而自己並不需要的,不讀。

第二不會再為時髦讀。社會上正流行讀什麼,比如孔孟老莊、尤利西斯、福柯、王小波、王朔……而我自己並不需要的,不——讀。

第三不會再為行情讀。行情漲到天上,就像NBA或者席琳.狄翁一樣成為時尚,而我自己並不需要的:不——讀。

第四不會再為虛榮心讀。誰都讀過拿之炫耀的,好像不讀就沒文化檔次、就跟不上世人的思維、就落伍而我自己並不需要的,不——讀。

第五不會為誇誇其談讀。有人博覽群書,滿腹經綸,在人前什麼都能侃,人說什麼都知道,引經據典如同清點自己的家珍,因而總能吸引來敬佩的目光。在他們麵前,我總是說不出道不出,極其笨拙,蒼白無力,那我也不願意為了“顯份兒”去讀。

第六不會為賺錢讀。有人讀了很多很多,東抓一鱗西抓一爪,“借鑒”到自己的煌煌大著裏,能賣個不錯的價錢。他們的生活肯定比我高級多了,有房子、有汽車、有錢,名聲也大譜兒也大,不似我這麼嘔心瀝血地拿生命換文學,那我也不願意為金錢去讀。

第七不會為功名讀。即使十三經、二十四史背得滾瓜爛熟,即使中了全中國的狀元,成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名人,但如果讀書跟生命體驗無關,一點兒也享受不到發自內心的喜悅,那我也不願意為功名去讀。

第八不會為官場和人際讀。我知道官場有官場的“規則”,人際有人際的“經驗”,要不就不會有《厚黑學》、《反厚黑學》以及《人際交往大全》之類的教科書了。但我以為,當官的才能,不是靠讀《官場秘經》之類增長的;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靠的更是真善美、智慧、幽默、自信、與人為善等等內在的素質。如果期望靠讀幾本人際之類的技術書就能“操作”好,那我寧肯放棄“好人緣”也不去讀。

……

總之,不會再為任何外在的、功利的目的而讀。讀書,隻是為了自己本心的需要、做人的需要、工作的需要、寫作的需要、提高自己的需要、一句話,是生命的需要。

這樣,世界便不再荒蕪,道路便不再崎嶇,蛇蠍便不再可怕,孤獨便不再猖狂,冷漠便不再凶殘,憂鬱便不再不可救藥。有了書的陪伴和導引,自信和力量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