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2)

“斯人先謝,世運轉,未暫瞥。”聖陶老人,您放心地去吧,您定會在高高的九天之上,看到祖國不斷取得的更大進步。

1988年2月28日95冰心二題

光陰的大槌已經敲到公元l995年7月,離下一個新的世紀,隻還有四年半時光了。

而對於愛著冰心的讀者來說,我們大家又都知道,這位與20世紀同齡的曆史老人,今年是她的九五壽辰。“九五”在中國,是一個至吉的祥瑞數字,古代先賢們特別講究“九五至尊”,今之人亦仍然行走在這種文化思維裏綿延其後。姑且不言國家、民族、社稷等等這些過於莊嚴的詞彙,單單玄想一下個人有限的生命,競能穿越九十五年漫漫溯溯的風霜雨雪,屹立至今,就知道天也長了,地也久了,人真是萬靈之長。更何況,對於冰心來說,她的長度更是無限的——她那些充滿著綿綿愛心的文章.悠然雋永。將傳之久遠,不知道還要哺育多少代後輩人!前不久,我帶著12歲的女兒,到北京醫院去看望冰心奶奶。我們帶去一束鮮花,裏麵有老人最喜愛的紅玫瑰。老人靜靜地躺在潔白的床上,似在人睡,似在冥想。女兒說:“冰心奶奶睡著了。”

我說:“奶奶在回想她綿長悠遠的一生。”

我們靜靜地坐下來,看著這位充滿魅力的老人,靜靜地看著她睡和想。

老人是否在回想這一輩了讀過的書——從她剛剛會說話起,她親愛的母親就開始教她唱歌謠、誦古詩、背四書五經;後來她自己長成大人,會自己讀了,就開始如饑似渴地讀,叉到外國去讀。她可還能記得清曾唱過多少、讀過多少、背過多少?老人是否在回想這一生當中寫過的文章——1919年那個難忘的日子,正在協和女子學院讀一年級的她到同仁醫院去看望弟弟,猝不及防,正撞上遊行示威的愛國學生,親眼目睹了永垂史冊的“五四運動”這一序曲。後來愛國學生競受到審判,19歲的冰心激動不能持,寫下了《21日聽審》,交《晨報》發表,這就是她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從此發不可收拾,直到1995年住進北京醫院以後,還在不停地筆耕。她可還能記得清曾寫過多少、發表過多少、一共有多少?

活一輩子,讀一輩子,寫一輩子,終生為社會奉獻自己,這就是冰心先生對於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定位。穿越了九十五年的風風雨雨,她覺得,白己對於這個世界,隻剩下了還報,已再沒有任何需求。

這不是神話,也不是私心猜度,而是我親眼所見。就在一周前.在福建石獅市,我碰到這樣一件事,令我怦然心動:一位海外富商,在與我們的談話中,竟突然大段地背誦起冰心的散文來:

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無可比擬仿佛萬一隻能說是似娟娟的靜女,雖是照人的明豔,卻不飛揚妖冶;是低眉垂袖,瓔珞矜嚴。

流動的光輝之中,一切都失了正色;鬆林是一片濃黑的,天空是瑩白的,無邊的雪地,竟是淺藍色的了。這三色襯成的宇宙,充滿了凝靜、超逸與莊嚴;中間流溢著滿空幽哀的神意,一切言詞文字都喪失了,幾乎不容凝視,不容把握。……

這是引自冰心的《往事》。這位富商說,冰心對他的影響,從青少年時代就開始了,直到如今,絲毫不減。繁忙的商業生涯之中,偶有閑暇,他還會捧起冰心的書來讀,一是文學享受,二能淨化心靈。這位富商名日蔡清潔,祖籍石獅,少年時隨母赴菲律賓,艱苦創業,事業有成,在鋼鐵製造、電子、造紙、金融行業均有卓然業績,現在在菲律賓特別是菲華社會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他雖遠離家鄉40多年,但對祖國始終一往深情,從70年代起就頻頻回鄉投資興業、捐資助學,最著名的有廈門大學海外留學生樓、廈門鷺江大學體育館等。最近,他義投資500萬元,為他的母校石獅市石光中學,捐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體育館,在命名時,有人提議他去請政界要人題訶,他搖頭,說是冰心先生一直是他心中最崇敬的作家,若能得到她老人家的親筆,將足他終生的榮耀。

從菲律賓京,千裏萬裏;從一個普通讀者到文壇泰鬥,素昧平生;再說從繁忙的商業漩渦中的大老板,到安謐的學院住宅中的布衣學者.更不知隔著幾重天幾層地?可是冰心老人竟真的知悉了這件事,並欣然命筆,以她九十多年的生命所孕育出來的強大力量,揮毫寫下“蔡清潔體育館冰心題”九個大宇。上個月,當老人得知體育館已經建成,非常高興,特委派自己的女婿陳恕先生,代表她飛赴石獅,出席體育館落成典禮。行前,老人躺在北京醫院的病榻上,因因相陳,囑托陳恕帶給師生們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