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得多麼好!將愛心作為文明的基礎,將文明作為做人的基礎,社會就有了穩定發展的保障,人民就有了奔頭兒有了信心有千劬兒,反過來又會增加他們的愛心和文明程度。回憶在馬來西亞的日日夜夜裏,我最受感動、最為欣賞、也最眼熱人家的,就是大馬舉國上下的這種良好的社會心態——從國家元首一直到每一個普通老百姓,人人都是生活在這種心態裏麵,都對社會以及自己個人的前途充滿了信心,都鉚足了勁兒地、擰成一股繩兒地、齊心合力地、拚命地發展著經濟,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砌壘著國家大廈,這多麼好多麼好!回過頭來想想我們自己,我認為,窮不可怕,苦不可怕,天塌地陷亦小町怕,可怕就可怕在失去了信心,沒有了希望,泯滅了愛心!那樣,隻會導致一個結果,就足——停滯。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詞,中國有句古語,叫作“不進則退”,更何況在當今這樣個高速度旋轉發展變化的世界裏,發展得慢一點兒都會被別人甩在後而,那麼停滯的結果就更加嚴重無比,因為這就意味著雙倍、三倍、五倍地落後,意味著可能永遠也趕不上人家!
從大馬回來的子,已經有近一個月了。這是北京變化最大的季節,眼看著街頭的楊樹在長長長,從光禿禿的枝條綻出嫩芽,抽出小小的翠葉,然後一天大似一圈,不幾天就長成一把把濃陰密綠的大傘。在這些充滿動感、充滿希望的分分秒秒當中,不知為什麼總有兩個成語在我腦海裏縈回不去,一是“相濡以沫”,一是“眾誌成城”,有時候我竟會大聲喧嗒地念出聲音來。未知吉隆坡相遇的那位彬彬有禮的華裔小姐,是不是也懂得這兩個金玉良詞的含義?我覺得對於時下的中華民族來說,這是極為需要的兩種精神。
我在心底裏用力呼喊著在大馬打“的”
出租車的管理,在全茴界範圍內,均是久治不愈的頑症。別說在中國,隔個三月五月,就不得不整頓一番,刹刹那些太黑心的不法司機的囂張氣焰;即使在經濟高度發達的歐洲,也同樣“宰客”沒商量,我的一位女友剛從法國回來,說起初到巴黎時,從機場到館僅僅5分鍾路程,竟被宰去325法郎,投訴到有關部門也沒用.司機說是事先講好的價錢——價錢倒的確是事先講好的,可她人生地不熟的,哪兒知道路程竟是這麼近?那麼,馬來西亞是什麼樣的呢?
吉隆坡大街上的出租車密度,感覺上大體跟北京差不多,即使在不太繁華的路段,三五分鍾之內,也能上車走人。車的種類是一色兒的小轎車,沒有“麵的”,絕大部分是馬來西亞國產的“英雄”牌,上麵跟中國的“的士”一樣,頂著一塊“TAXl”標誌牌牌。這是大馬與1:1本合資(利用日本技術,在大馬本土裝配)生產的轎車,車型有點兒像“奧迪”,車身很大很厚重,裏麵很寬敞,坐起來頗舒服。大馬的“TAXl”價錢相當便宜,好像是1.5馬幣起價,一般在市區轉轉,三五元錢就足諺了。
我們一共打了七八回“的”,管窺到司機的服務質量.可說是大相徑庭,甚至天上地下。而最終依憑的,也還不是人為的行政管理,而是——良心。
第一次打“的”,是去中國駐馬大使館取足球票。下午3點多鍾,老天爺正“嘩嘩嘩……”大發脾氣,役完沒地往凡界傾大洪水。我們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七人,都是首次來大馬.誰也不知道大使館在哪兒,離我們住的聯邦大酒店有多遠?就委托酒店侍者幫我們叫了一輛的士,講好15元馬幣來回,到那兒取了票就出來,不能耽擱。我和中國青年報女記者謝湘就上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