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驚空壕色施碧草“為韻

黃滔

館娃宮,即吳王夫差為西施所建的宮室。範成大《吳郡誌》卷八:”《吳越春秋》《吳地記》皆雲闔閭城西有山號硯石山,山在吳縣西三十裏,上有館娃宮。又《方言》曰:’吳有館娃宮。‘今靈岩寺即其地也。山有琴台、西施洞、硯池、玩花池,山前有采香徑,皆宮之故跡。“

吳王歿地兮吳國蕪城[1],故宮莫問兮故事難名[2]。門外已飛其玉弩[3],座中才委其金觥[4]。舞榭歌台[5],朝為宮而暮為沼;英風霸業[6],古人失而今人驚。

想夫桂殿中橫[7],蘭房內創[8],丹楹刻桷之殊製[9],扣砌文軒之詭狀[10]。如從渤澥[11],徙蓬闕於人間[12];若自瑤池[13],落蕊宮於地上[14]。繡柱雲楣[15],飛蛟伏螭[16],基扃鬱律[17],鉤楯參差[18]。碧樹之珍禽夏語,綠窗之瑞景冬曦[19]。吳王乃波伍相[20],輦西施[21],珠翠族來[22],居玉堂而洞[23];笙簧擁出[24],登綺席以逶迤[25]。觸物窮奢,含情愈惑,欲移楚峽於雲際[26],擬鑿殷池於檻側[27]。花顏縹緲[28],欺樹裏之春光;銀焰熒煌[29],卻城頭之曙色。殊不知敵國來攻,攢戈耀空[30],虎怒而拿平雉堞[31],雷訇而擊碎簾櫳[32]。甲馬萬蹄[33],卷飛塵而滅沒[34];瓊樓百尺[35],爆紅燼之冥濛[36]。悉由修袖舞殃[37],朱唇唱隙[38],瑤階而便作泉壤[39],玉礎而旋成蘚石。恨留山鳥,啼百卉之春紅;愁寄壟雲,鎖四天之暮碧[40]。

悲夫!往日層構,茲辰古壕,香徑而同歸寂寂[41],稽山而杳自高高[42]。遺堵塵空[43],幾踐群遊之鹿[44];滄洲月在,寧銷怒觸之濤[45]。已而西日匆匆,東波浩浩,鬆楸而駢作荒隧[46],車馬而輾通長道[47]。彼雕牆峻宇之君[48],宜鑒丘墟於茂草。

(《唐黃禦史文集》卷一,《四部叢刊》影印本)

[1]吳王:指夫差,繼父闔閭為吳王,打敗越國,後為越王勾踐所滅。

[2]難名:難以名狀。

[3]玉弩:玉弓。弩為以機括發箭的弓。

[4]金觥:較大的酒器。

[5]舞榭歌台:任昉《述異記》卷上:”吳王夫差築姑蘇之台,三年乃成,周旋詰曲,橫亙數裏,崇飾土木,殫耗人力。官妓數千人,上別立春宵宮,為長夜之飲。造千石酒鍾,夫差作天池,池中造青龍舟,舟中盛陳妓樂,日與西施為水嬉。“

[6]霸業:王霸之業。

[7]桂殿:用桂木建造的宮殿。

[8]蘭房:飄著蘭香的屋子,常指婦女居室。

[9]丹楹:廳堂前柱叫楹,常漆成紅色。刻桷(jué):有雕刻的屋椽。方形的椽子叫桷。

[10]扣(kòu)砌:玉飾的台階。《文選》班固《西都賦》:”於是玄墀扣砌,玉階彤庭。“李善注:”扣砌,以玉飾物也。“文軒:雕刻成花紋的窗子。詭狀:奇異的形狀。

[11]渤澥(xiè):渤海。

[12]蓬闕:蓬萊山的宮闕。蓬萊為神話傳說海上三座神山之一。

[13]瑤池:神話傳說神仙所居之處。周穆王曾宴西王母於瑤池,見《穆天子傳》卷三。

[14]蕊宮:即蕊珠宮,道教傳說天上上清宮有蕊珠宮。

[15]雲楣(méi):畫有彩雲的橫梁。房屋的橫梁叫楣。

[16]飛蛟伏螭(chī):指宮殿的裝飾刻畫。蛟、螭皆傳說中的龍屬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