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垤(dié):蟻穴外的土堆。
[31]塊:土塊。
[32]禦極:處於最高地位。
[33]毅:堅強。
[34]駢拇、枝指:喻多餘無用之物。《莊子·駢拇》:”是故駢於足者,連無用之肉也;枝於手者,樹無用之指也。“據成玄英疏,足拇指與第二指相連在一起叫駢拇,手大拇指傍一指成六指叫枝指。
[35]不朕:無征兆,無跡象。
[36]響:回聲。
[37]淫:久雨。
[38]煦:溫暖。
[39]藻繪:使之美麗有光彩。
[40]騖騖:奔馳貌。
[41]烈烈:洶湧湍急貌。
[42]豐隆:雷神。《淮南子·天文訓》:”季春三月,豐隆乃出。“高誘注:”豐隆,雷也。“
[43]列缺:閃電。《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大人賦》”貫列缺之倒景兮“裴駰《集解》引《漢書音義》:”列缺,天閃也。“
[44]維:係。
[45]呀:張口。
[46]吮:吸。
[47]攫:抓取。
[48]冠日:以日為冠。
[49]孕月:包月。
[50]脈:作為血脈。下麵三句句法同此。
[51]崿:山崖。節:骨節。
[52]經:正常。
[53]詭:怪異。
[54]繄(yì):惟,是。
[55]冕:冠之一種。
[56]祝融:火神。五行以南方配火,故祝融又為南嶽之神。
[57]俾:使。蒞:到。
[58]邇:近。
[59]唐虞:指堯、舜。堯為陶唐氏,舜為有虞氏。巡狩:帝王巡行境內叫巡狩。《尚書·舜典》:”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孔穎達疏:”以後每五載一巡狩。“
[60]覲(jìn):會見。
[61]陟:升遷。
[62]黜:貶謫。
[63]燔:焚燒。
[64]饗(xiǎng):通享,享用祭祀之物。
[65]周旦:周公姬旦,周武王之弟。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攝政。
[66]遷都:指遷都城於衡山。
[67]越、邁:皆超越之意。
[68]職事:任職管事之人。
[69]錫:通賜。
[70]貺(kuàng):賜與。
評
皮日休說:”念下不上達,作《霍山賦》。“(《文藪序》)但唐末政治之弊豈隻是下情不能上達?當時藩鎮勢力膨脹,跋扈專橫,朝廷對他們根本無能為力。賦一開始就提出:”其山厥臣,其嶽為君。“先正君臣之分,顯然也是針對現實的。至於此賦寫法上也很有特色,第一部分為小引,第二部分描寫霍山,第三部分寫夢,層次非常清楚。描寫霍山部分,文辭清麗而細密。寫夢部分通過山神之口點明題意,手法新穎。此賦受楊敬之《華山賦》影響較大,散文化的傾向也甚為明顯。
(尹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