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漁父歌滄浪賦(2 / 2)

[2]去國:離開京城。

[3]紉:原有注:”音寅。“”紉“音”寅“為方言之音。紉佩:屈原《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4]悄爾:憂愁貌。投荒:流放到邊遠之地。

[5]鳴桹:敲擊船舷。《文選》潘嶽《西征賦》:”纖經連白,鳴桹厲響。“李善注:”以長木叩舷為聲……所以驚魚,令入網也。“

[6]不係舟:《莊子·列禦寇》:”飽食而敖遊,泛若不係之舟,虛而敖遊者也。“

[7]娛情:使心情快樂。

[8]喪誌:此處為精神沮喪的意思。

[9]止足:知止知足。《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0]浮媚:浮薄諂媚的風氣。

[11]振佩:人走路時身上的佩玉互相撞擊。鳴珂:馬行時馬首上的玉飾互相撞擊。兩詞用以形容有身份的人整日忙於政務的情景。

[12]煙蘿:指山水畫。蘇軾《遊張山人園》:”壁間一軸煙蘿子,盆裏千枝錦被堆。“王十朋注:”煙蘿子,今所畫修養者多有之。“

[13]百花塢:花塢為中間養花、四麵有屏障的建築。

[14]舷:船舷,船幫。

[15]鳧:野鴨。鷖:鷗鳥之類。《詩經·大雅·鳧鷖》:”鳧鷖在涇,公屍來燕來寧。“

[16]水鏡:像鏡子一樣平靜的水麵。

[17]塵路:世俗的道路。

[18]鶴性:文人常以閑雲野鶴比喻來去自由、無所羈絆。鶴性多閑,暇意即閑鶴,自由自在的鶴。

[19]龜年:龜為長壽的動物,相傳壽可數百年。龜年自保意即保持自己長壽的年歲。

[20]風:《文選》宋玉《風賦》:”夫風生於地,起於青之末。“

[21]灩灩:水光閃動貌。

[22]蘭露: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23]渡若:”渡“為”杜“之訛。杜若,香草名。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杜若洲邊,稱為漁者“與”瀟湘水上,亂入鷗群“對仗,故”渡若“前當闕二字,此二字與”往往“作對仗。即當為”杜若洲邊,稱為漁者;往往瀟湘水上,亂入鷗群。“

此賦雖為敷衍《楚辭·漁父》,在寫法上雖以問答為主,但將滄浪渡頭周圍的景色寫得是那樣美好,不禁令人悠然神往。如:”風夕起,層台灩灩之波;蘭露曉濃,兩岸綿綿之草。“似此等當是不可多得的名句。如此之環境描寫,當然也是《楚辭·漁父》中所沒有的。《詩話總龜》前集卷一六引《零陵總記》:”瀟水在永州西三十步……自零陵(與湘水)合流,謂之瀟湘。……何涓有詩雲:’雁影數行秋半逢,漁歌一聲夜深發。‘皆曲盡其妙。“所引何涓詩與何蠲此賦的意境甚為相似,益可證何蠲即何涓。

(尹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