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夢舞鍾馗賦(1 / 2)

以”德至前王始觀神跡“為韻

周繇

周繇,字允元,池州青陽(今安徽青陽)人。鹹通十三年(872)進士及第,授校書郎,曆福昌尉,調建德縣令。繇工詩善賦,為鹹通十哲之一。《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著錄《周繇集》一卷,今佚。《全唐文》收其賦一篇。

此賦載《文苑英華》卷九五、《全唐文》卷八一二。本篇為一律賦。此賦根據傳說寫成,據劉禹錫《為李中丞謝賜鍾馗曆日表》,可知此傳說流傳甚廣,鍾馗已成為驅鬼之神了。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下:”禁中舊有吳道子畫鍾馗,其卷首有唐人題寄曰:’明皇開元講武驪山歲,翠華還宮,上不懌,因痁作,將逾月,巫醫殫技,不能致良。忽一夕夢二鬼,一大一小,其小者衣絳犢鼻,屨一足,跣一足,懸一屨,搢一大筠紙扇,竊太真紫香囊及上玉笛,繞殿而奔。其大者戴帽,衣藍裳,袒一臂,鞹雙足,乃捉其小者,刳其目,然後擘而食之。上問大者曰:“爾何人也?”奏雲:“臣鍾馗氏,即武舉不捷之士也,誓與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夢覺,痁苦頓瘳,而體益壯。乃詔畫工吳道子,告之以夢,曰:“試為朕如夢圖之。”奉旨,恍若有睹,立筆圖訖以進上。上瞠視久之,撫幾曰:“是卿與我同夢爾?何省耳,一真哉!”道子曰:“陛下憂勞宵旰,以衡石妨膳,而痁得犯之,果有蠲邪之物以衛聖德。”因蹈舞上千萬歲壽。上大悅,勞之百金,批曰:“靈祇應夢,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實須稱獎。因圖異狀,頒顯有司。歲暮驅除,可宜遍識。以祛邪魅,兼靜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會。”‘“

皇躬抱疾[1],佳夢通神[2],見幡綽兮上言丹陛[3],引鍾馗兮來舞華茵[4]。寢酣方悅於宸扆[5],不知為異;覺後全消於美疚[6],始訝非真。開元中撫念齊民[7],憂勤大國,萬機親決於宸斷[8],微瘧遂沾於聖德。金丹術士[9],殊乖九轉之功[10];桐籙醫師[11],又寡十全之力[12]。

爰感神物,來康哲王[13]。於時漏滴長樂[14],鍾敲建章[15],扃禁闥兮閉羽衛[16],虛寢殿兮闃嬪嬙[17]。虎魄枕欹[18],象榻透熒熒之影[19];蝦須簾卷[20],魚燈搖閃閃之光[21]。聖魂惝恍以方寐[22],怪狀朦朧而遽至[23]。硉矹標眾[24],特異[25]。奮長髯於闊臆[26],斜領全開;搔短發於圓顱[27],危冠欲墜。顧視才定,趨蹌忽前[28],不待乎調鳳管[29],揆鸞弦[30],曳藍衫而颯[31],揮竹簡以蹁躚[32]。頓趾而虎跳幽穀[33],昂頭而龍躍深淵。或呀口而揚音[34],或蹲身而節拍,震雕栱以將落[35],躍瑤階而欲折[36]。萬靈沮氣以慞惶[37],一鬼傍隨而奮躑[38]。煙雲忽起,難留舞罷之姿;雨雹交馳,旋失去來之跡。

睿想才悟[39],清宵已闌[40],祛沉屙而頓愈[41],癢禦體以猶寒[42]。對真妃言寤寐之祥[43],六宮皆賀[44];詔道子寫婆娑之狀[45],百辟鹹觀[46]。彼號伊祁[47],亦名鬱壘[48],儺祅於凝冱之末[49],驅厲於發生之始[50]。豈如呈妙舞兮薦夢,明君康寧兮福履。

(《文苑英華》卷九五,中華書局影印本)

[1]躬:身體。

[2]通神:夢見神靈。

[3]幡綽:黃幡綽,唐玄宗時著名宮廷伶人,機智善謔,唐人筆記小說載其逸事甚多。丹陛:宮殿台階,因漆成紅色,故雲。

[4]華茵:指地毯。

[5]宸扆(yì):傳說古代帝王背著斧扆南麵而立,因稱帝王之位為宸扆。扆,斧扆,畫有斧紋的屏風。

[6]美疚:美妙的治療。

[7]開元:唐玄宗年號。齊民:平民百姓。《管子·君道下》:”齊民食於力,則作本。“

[8]宸斷:謂帝王的決策。

[9]術士:方術之士,信奉丹藥,以為服食可以長生。

[10]九轉:道士煉燒金丹,以九轉為貴。轉,循環變化之意。《抱樸子·金丹》:”九轉之丹,服之三日得仙。“

[11]桐籙:相傳黃帝時有醫師名桐君,見《政和證類本草序例》引陶弘景《本草序》。有舊題桐君《采藥錄》《藥性》等書。故稱醫師為桐籙。

[12]十全:《周禮·天官·醫師》:”歲終,則稽其醫事,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故以稱醫術高明。

[13]哲王:對君主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