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1 / 3)

陳敏作亂,劉弘任陶侃作江夏太守,另封應揚將軍。陳敏派弟弟陳恢來侵犯武昌,不久,陶侃派兵抵拒。隨郡內史扈環到劉弘處挑撥他和陶侃的關係,劉弘卻認為自己十分了解陶侃的忠誠,不會有什麼隔閡之事的。陶侃暗中聞知此事後,立即派兒子陶洪和侄子陶臻去見劉弘,陳說情況,以解開劉弘的疑點。劉弘便任他們為參軍,又加陶侃為都護,讓他和諸軍並力抵拒陳恢。陶侃用運輸船當作戰艦攻打陳恢,所向必破。不久,陶侃母親去世,陶侃也因而離職。

喪期剛過,朝廷便任命陶侃為龍驤將軍、武昌太守。皇帝下令讓陶侃去攻打杜弢,令振威將軍周訪、廣武將軍趙誘受陶侃節度。陶侃令二將作前鋒,二將所帶軍眾英勇作戰,大破敵軍。隨之,陶侃又率軍日夜兼程,三天後到達荊州,擊敗敵軍,荊州之圍於是解除。後來,參軍王貢、部將張奕背叛,陶侃兵敗,朝廷將其官職全部免去。在王敦的一再上表請求下,朝廷讓陶侃戴罪立功。陶侃再整軍隊帶周訪等進軍湖南,派都尉楊舉作前驅,打敗了杜弢,屯兵於城西。陶侃因此也得以官複原職。他又勸降了杜弢的將領王貢,攻克長沙,全勝而還。

惜時如金平亂有功

陶侃在沒事的時候有個習慣,就是早晨起來把100塊磚從齋裏搬運到院中,晚上再把這些磚一塊塊地搬回屋裏。他用這種方法來鍛煉身體和意誌,受到人們的欽佩。

陶侃生性聰敏,勤於吏職,無論遇到什麼事,他都處理得滴水不漏。他常對人講:“大禹是聖人,他都十分珍惜時間,我們凡人,對時間更應珍惜,哪能逸遊荒醉,生無益於時,死無益於後,這是自暴自棄的做法。”平時他如發現手下有玩賭博遊戲的,當著眾人的麵把玩具扔到江中,並加以斥責,甚至動用刑罰。有贈送東西的,他必須問明來源,如是用自己的能力所得到的,則歡喜地收下,還要加倍回贈;如是貪汙官家所得,則立即退還,而且還要當麵批評。

蘇峻擁兵自重,叛亂朝廷,向京城進軍,因京都沒有良將拒守,平南將軍溫嶠邀請陶侃回援京城。陶侃換上軍裝,登上舟船,晝夜兼程向京城進發,很快在石頭城和溫嶠相會。諸將思戰心切,主張立即與敵軍決戰,而陶侃認為當前賊軍勢力較強、不可硬拚,應以智計擒捉蘇峻。但沒能說服眾人。二軍開戰以後,朝廷大軍多次敗北,諸將請求在查浦築壘。監軍部將李根建議在白石壘駐軍築壘,陶侃聽從其建議,天黑時開始修築,早晨時已經修成。等敵軍早上起來,發現突然出現的壘,不禁十分驚訝,於是轉攻大業壘。陶侃想派兵去援救,長史殷羨說:“如果現在派兵去解救大業,步戰必不如蘇峻力量強,那樣的話可就大勢去矣!現在隻需急攻石頭城,蘇峻一定要來解救,大業之圍自解。”陶侃於是采納他的建議攻打石頭城,趁蘇峻回救之時,將其打敗。

將軍郭默假造命令襲擊平南將軍劉胤,自領江州,陶侃聽說後便認為此事有詐。於是派遣將軍朱夏、陳修帶兵據守湓口,陶侃帶領大軍跟隨而進。郭默探知消息,立即派人給他送來藝妓、奴婢和絲絹百匹,連同他偽造的詔書一起呈給陶侃。參佐多諫說:“如果沒有詔令,郭默是不敢這麼幹的。如果進軍,也應該等到命令傳達下來才是啊!”陶侃厲聲說道:“劉胤一向被朝廷重用,即使真的不勝任職務,也不致於會遭到朝廷的討伐。郭默這個人雖然驍勇,但暴掠成性。他定是想趁著大亂剛剛息定,國家刑紀寬鬆,便想成就自己的野心罷了。”於是派人上表征討郭默,結果郭默部將擒獲郭默父子來降。不久,陶侃又率軍平定了襄陽。戰後,陶侃被任為大將軍,可以帶劍上殿,入朝不拜。

陶侃到了晚年,不想再參與朝事,請求遜位。後來他病重,想回長沙,軍資器杖牛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倉庫,親自掌握門鑰匙,直到親手把這些交給繼任者王愆期,才登船出發,朝野眾人無不以為美談。

陶侃乘車到臨津坐船,第二天,便在樊谿病逝,時年76歲。晉成帝聞知陶侃病逝的消息,十分悲痛,下詔追贈他為大司馬,又賜諡曰“桓”,下令祠以太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