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定西邊解圍樊城
建安十六年(211),曹操為取得西邊的安定,遂向關西的韓遂、馬超開戰。為了避免關內聞風響應,曹操先派徐晃到汾陽(今山西靜樂西)駐守,以安定黃河以東地區。當曹操兵到潼關時,卻因為怕渡河時受到韓遂、馬超的襲擊,而不敢渡河,於是再召徐晃商議。徐晃再次顯示出高超的謀略,他對曹操說:“您現在駐兵在這裏,敵人也將防守的重心集中在這裏,而沒有派兵防守另一渡口蒲阪,可知敵人不過是些有勇無謀之輩。希望您派我一支部隊,讓我從蒲阪津渡河,以截斷對方後路。然後您也跟著渡過蒲阪津,這樣則一舉就可以使敵人就擒。”曹操聽後,點頭稱是。於是就派4000人讓徐晃率領,依計而行。
徐晃渡過河後,還沒有安營紮寨,敵將梁興率5000人馬殺到,企圖趁徐晃立足未穩將其一舉殲滅。然徐晃早有準備,他鎮定自若指揮士卒從容應戰,大敗梁興,在河西站穩腳跟,從而為曹操大部隊的渡河做好準備。就這樣,曹操的軍隊從蒲阪津渡河,打垮了馬超。得勝班師之後,曹操留徐晃和夏侯淵清剿馬超的殘餘部隊。兩人勝利完成任務,並招降百姓3000餘戶。由於戰功顯赫,徐晃很快被提升為平寇將軍。
打敗馬超後,曹操派出徐晃與夏侯淵鎮守陽平,抗拒劉備對漢中的進攻。劉備派陳式率領十多營的人馬去截斷馬鳴閣道,想切斷曹軍與後方的聯係。徐晃識破陳式之意圖,他率軍進擊,將敵人打得被迫自投山穀,傷亡慘重。捷報傳來,曹操非常高興,賜徐晃麾節,並下令嘉獎徐晃說:“閣道是漢中險要的咽喉。劉備想要使我軍內外斷絕,攻取漢中。徐將軍一舉破壞了敵人的陰謀,實在是太好了。”至此,人人都得知徐晃善用智謀。
建安二十四年(219),關羽圍樊城,以水淹之策,全殲前來援救樊城的於禁、龐德等軍。曹操驚懼,隻得再次加強兵馬,於是命令徐晃統軍前往救援。當時關羽在郾城駐有軍隊。徐晃率兵來到後,又使一計。徐晃在道路上挖掘壕塹,蜀軍中計,以為徐晃要截斷自己的後路,放火燒掉了營盤,撤離郾城。徐晃由此得以占據堰城,然後繼續進兵,直逼關羽在樊城的包圍圈。關羽親自引軍出戰。徐晃與關羽原本也就交情不錯,因此兩軍對陣後,二人並未交戰,而是遙相共語,互道別情。然而,徐晃忽然回頭厲聲向軍中傳令:“有得關雲長頭者,賞金千斤。”關羽大驚,慌忙問道:“公明怎出此言?”徐晃正色道:“如今各為其主,國事為上,不敢以私廢公。”於是擊鼓助威,魏軍大進。關羽無法抵擋,隻得領兵撤退。徐晃乘勢追擊,直殺入蜀軍包圍圈中。守衛樊城的曹仁見狀也出城夾擊,裏應外合,大獲全勝,關羽腹背受敵,不得不撤除了樊城之圍,率軍退還。
曹操得知徐晃逼退關羽,喜不自勝,稱徐晃之功超過了孫武、司馬穰苴,親自去迎接徐晃以及凱旋的將士。徐晃隊伍嚴整,軍威不立自顯,眾將士個個士氣高昂,曹操感歎道:“公明治軍真有亞夫之風。”於是置酒設宴,大賞三軍。
曹丕即位,拜徐晃為右將軍,先後晉封逮祿鄉侯、揚侯。後來徐晃和夏侯尚擊敗蜀軍於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徐晃留鎮陽平關,又被改封為陽平侯。後來,魏明帝曹睿繼位,因徐晃在襄陽力拒東吳名將諸葛瑾,又為他增加食邑200戶,使其總共享有3100戶封邑。
徐晃戎馬一生,謹慎細心。凡遇戰事,總是殫精竭慮,計劃周詳。一生不畏權貴,做事但求無愧於心。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徐晃去世,終年59歲。被諡“壯侯”。
張郃
張郃(-231),字俊義。河間鄚縣(今河北任丘東北州鄚鎮)人。三國時魏國名將,他先隨袁紹,後歸曹操,屢立戰功。尤其在抵擋蜀漢北伐的戰爭中,更是功勳卓著。
棄袁奔曹屢建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