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2 / 2)

漢高祖四年(前203)十月,韓信又指揮漢軍,大破齊都。十一月,齊漢濰水之戰時,韓信成功地運用沉沙斷流,半渡而擊的戰法,借抽掉上遊阻隔的沙袋而形成的河水衝擊力,分割、消滅援戰的楚軍,並一舉擊敗雙倍於己的齊楚聯軍20萬,齊王逃跑,齊將龍且戰死。這次戰役,重創楚軍主力,阻斷了楚軍的糧道,使項羽在戰爭中完全喪失了優勢和主動地位,在滎陽前線處於進退維穀的窘境。

垓下滅楚榮歸報恩

韓信連克魏、代、趙、燕、齊五國,戰領了長城以南、黃河以北和山東的大部分地區,如此輝煌的戰績使得霸王項羽十分擔憂,他派盱眙人武涉前去遊說韓信反漢聯楚,三分天下,但被韓信拒絕了。齊人蒯通知道天下大局舉足輕重的關鍵在韓信手中,於是用相人術勸說韓信,認為他雖居臣子之位,卻有震主之功,名高天下,所以很危險。韓信雖然對蒯通的看法表示認同,但卻不忍背叛漢王;同時又認為自己為劉邦立馬汗功勞,他不會來奪取自己的齊國,於是沒聽蒯通的計謀。

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在固陵(今河南太康南)兵敗,用張良的計謀,把陳以東至傅海(靠近大海)之地割給韓信,睢陽以北至轂城之地封給彭越,征召韓信、彭越率兵會師垓下,與項羽決戰。

項羽率楚軍在垓下修築營壘與漢軍對峙,但因糧道被阻,糧草接應不上,形勢岌岌可危。韓信率領著30萬大軍獨當正麵,孔將軍居右翼,曹將軍居左翼,劉邦領兵在後,周勃、劉武跟在劉邦的後麵。韓信首先交鋒,不利,向後退卻,孔將軍、曹將軍縱兵夾擊,楚軍難以招架。韓信乘勢反攻,楚軍大敗。為了進一步瓦解楚軍,劉邦讓四麵包圍著楚軍的漢軍在深夜裏一起吟唱楚國的歌謠,勾起楚軍將士無限鄉思之情。聽到歌謠後,楚軍感到大勢已去,紛紛逃離。

項羽率麾下800餘精銳趁夜突圍南下。漢軍發現後令灌嬰帶領5000騎兵緊緊追趕。當項羽逃至烏江邊時,隻剩下為數不多的數十人。又與追兵奮力拚殺,殺死漢軍幾百人,身受10餘處傷,便舉劍自刎而死。

劉邦統一天下,在洛陽登帝位,封賞群臣之時,韓信被封為楚王,都下邳。下邳離韓信故鄉淮陰不遠,韓信衣錦榮歸,找到施食的漂母,贈以千金以報當年她施舍之恩。又找到侮辱過他的惡少,竟拜他為中尉。有人問他,為何還要將此人提拔任用,韓信說:“當年他羞辱我,我可以殺他,但殺之無名,不值得,隱忍下來才至發憤圖強,乃有今日,實在應該感激他。”

成敗蕭何冤屈而死

項羽兵敗後,他的亡將領鍾離昧因為素來與韓信關係很好,於是投靠了韓信。這引起漢帝劉邦的疑心,同時,又有人誣告韓信,說其有謀反之心。其實,那是韓信初到楚國,到各鄉邑巡察進出都派軍隊戒嚴,這也為好事者落下了口實。於是,劉邦就認為他有造反的嫌疑。漢帝乃采陳平之計,在一次巡遊雲夢會見諸侯的場合中,把韓信擒拿,立刻綁在車後載回洛陽。韓信高喊:“果然如人們所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到了洛陽,劉邦查無實據,就釋放了他,貶他為淮陰侯。後來一同到了長安,韓信心灰意冷,常稱病不朝,見到周勃、夏侯嬰、樊噲等小心翼翼伺候皇帝,常露不屑之色。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代地相國陳豨造反,自立為王,劉邦親率大軍北征平叛。這時,呂後聞報韓信欲勾結陳豨謀反,於是和丞相蕭何定計將韓信誘騙至呂後所居的長樂宮,將其束手而擒,遂以勾結陳豨謀反罪名,立斬於宮中的鍾室內,並被夷滅三族。

可惜韓信,這位軍事奇才、建有蓋世功績、年輕的傑出將領,在功成之後,竟屈死於呂後之手。臨死前他悔恨萬分地說:“我真後悔當年沒有聽蒯通之言,不然也不會落入這小兒女子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