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2)

當時,六國被滅天下一統於秦,中原的戰事雖然沉寂,但秦朝北部邊疆卻仍然沒有安寧。戰國時經常襲擊燕、趙、秦三國的北方少數民族匈奴,依然對秦朝北部邊境構成著嚴重的威脅。公元前215年,蒙恬奉秦始皇之命,率軍30萬北上反擊匈奴。匈奴是我國北方的一個古老民族,他們主要從事遊牧生產,強悍勇猛,以騎射著稱。蒙恬針對匈奴軍隊作戰的特點,采取了非常審慎的態度和正確的作戰方針。首先以強大攻勢挫敵凶焰,搶占要地,控製邊塞;然後築城固守,以主待客,以守製攻。通過一係列的軍事行動和手段,最終收複河南地區(今內蒙古河套地區),匈奴因受到秦軍的沉重打擊,北走遙遙,民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蒙恬從此威震匈奴。秦始皇又命他將原來的秦、趙、燕三段長城聯為一體,利用地形,設立關塞。長城西起臨洮,東迄遼東,延綿萬餘裏,對防禦北方的匈奴騷擾起了積極作用。

此後,蒙恬一直領兵駐紮在上郡,對邊防開始治理。經過十多年的努力,這一地區經濟開始由原來的牧業漸漸轉變為農牧業,這些卓有成效地治理使蒙恬深得始皇的信任。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始皇長子扶蘇因諫說“坑儒”一事,被貶至上郡,監蒙恬軍。

蒙恬的弟弟蒙毅因善於謀劃,受到始皇的格外寵信,後來官至上卿。始皇外出,蒙毅陪同與始皇共乘一車,在朝時又侍從始皇的左右。蒙氏兄弟二人,一個負責對外軍事,一個謀劃國內政事,在當時有“忠信為國”的美名。

蒙毅法治嚴明,從不偏袒私己,從不畏懼權貴,滿朝文武,無人敢與爭鋒。一次,內侍趙高犯有大罪,蒙毅依法判其死罪,後被秦始皇赦免了。但從此時起,蒙氏兄弟便成了趙高的眼中釘、肉中刺。

奸臣作逆兄弟受誅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遊會稽途中患病,於是派身邊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以求龍體早日康複。不久,秦始皇病死,死訊被封鎖。中車府令趙高這時得寵於公子胡亥,為了一己之私欲,於是聯合了宰相李斯,矯詔立胡亥為太子。胡亥即位,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賜公子扶蘇、蒙恬死。扶蘇自殺,蒙恬不服,要求麵見二世胡亥。使者把蒙恬交給了官吏,派李斯舍人來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於陽周。

其實胡亥並沒有殺蒙恬之心,準備要放了他,但趙高卻早已恨透蒙氏,唯恐蒙氏再次受寵任事,執意要消滅蒙氏。於是,散布謠言,說在始皇準備立太子之時,蒙毅曾在始皇麵前毀謗胡亥,胡亥於是又囚禁了蒙毅。子嬰力諫,認為不可誅殺蒙氏兄弟。胡亥不聽,殺了蒙毅。又派人前往陽周去殺蒙恬。

使者對蒙恬說:“你罪過太多,況且蒙毅已死,按法當連坐於你。”蒙恬說:“自我先人直到子孫,為秦國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蒙家對君王忠心無二,如今卻反遭斬殺,這一定是有邪臣作逆謀亂、內部傾軋的緣故。周成王犯了錯誤而能改過自新,終於使周朝昌盛;商紂誅殺王叔比幹而不後悔,最終身死國亡。所以我認為犯了過錯可以改正,聽從勸諫可以覺醒,反複考慮是聖君治國的法則。如今我說這些,並不是求皇上赦免,而是希望陛下為天下萬民著想,不要為奸臣所利用。”使者說:“我也隻是奉命而來,實在,不敢把將軍的話傳報皇上。”蒙恬喟然長歎道:“我怎麼得罪了上天?竟無罪而被處死?”沉默良久,又說:“我的罪過本該受死啦,起臨洮,到遼東築長城,挖溝渠一萬餘裏,這其間不可能沒挖斷地脈,這便是我的罪過呀!”於是吞藥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