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成就篇(25)(1 / 3)

英語專業本科學生拓寬知識麵,培養通專結合的人才;而非英語專業的本科生則必須在學好專業課程的同時,按照全國共同教學大綱的要求,接受“讀、寫、聽、說、譯”的英語交際能力訓練,使學生能以英語為工具獲取和交流專業所需的信息。經過多年的努力,我校的大學英語公共課程已發展成為一門具有特色的本科各專業學生必修的重要基礎課,90%以上的學生畢業時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國家四級考試,40%以上的學生通過六級統考,達到較高要求;還有相當部分的學生完成了英語口語證書班課程的學習並獲得口語證書,成為掌握英語“讀、寫、聽、說、譯五會”技能的電子科技人才,受到用人單位歡迎。“大學英語課程的係統工程建設”和“大麵積提高大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實踐與探索”也先後在1997年和2001年分別獲得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3.邁上發展新台階,強化學科建設,培養跨世紀複合型人才

外語係在建設自己的本科專業和加強大學英語、研究生英語公共課教學的同時,從來沒有放鬆外語專業學科建設,並一直朝著建設重點學科方向不斷努力。自1977年起,外語教研室日語教授就開始招收日本語言文學研究生,先後四屆培養了8名研究生,外語係一直把青年教師的培養擺在突出位置,采取了多種培養措施:一是出國進修,二是國內培養,三是政策傾斜,鼓勵青年教師脫穎而出。1984—1996年間,外語係相繼有20位教師出國進修或攻讀學位,並有10餘名歸國學者在外語係任教、擔任學科帶頭人,使外語係師資隊伍的年齡結構、學曆結構、專業結構趨於合理,正、副教授達20餘人,其中中青年教師占80%。1998—2000年間,先後有多部專著、譯著和教材出版,數十篇論文和兩項課程建設獲部、省級獎勵;兩項計算機輔助教學和管理的研究成果先後通過部、省級鑒定,達到國內同行領先水平。

當外語學科的建設已擁有自己的學術梯隊和成熟的研究方向及成果的時候,培養跨學科、跨世紀的高層次外語人才,就成了學院追求的新目標。從1990年開始,外語係就向電子工業部和國家教委申請外國語言文學的碩士學位授予權,1996年4月,碩士點申報成功。1997年9月開始連續招收培養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碩士研究生。外語學科申報碩士點獲得成功,使外語學科建設躍上了新台階,為了更好地發展壯大外語學科,更好地為培養外語人才提供優良的環境,2001年11月學校將外語係擴建為如今的外國語學院。

4.駛入快車道,各項事業全麵蓬勃發展

2001年外國語學院正式成立以來,學院在教學改革、學科建設、師資隊伍、辦學條件、人才培養等方麵取得了顯著進步,開創了各項事業健康蓬勃發展的嶄新局麵。

(1)教學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學院以培養“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多技能”的高層次複合型創新外語人才為核心,以培養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為目標,製定科學的、係統的、個性化的教學大綱和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與手段,形成了本科“3+1”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課程的重組和整合;合理調整課程體係以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課內教學與課外輔導的相互關係;允許學生跨專業、跨學院選修選讀課程。近5年來,學院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省級精品課程1項、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一、二等獎7項、校級電子課件開發獎5項;校優秀教學名師獎1人、三育人獎3人次、教學優秀獎9人次、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7人次、教學管理優秀獎8人次。已編寫出版教材6本,申報“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5本。2002—2005年組織學生獲省以上英語競賽等獎勵11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