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說話的樣子有些激動還帶了一點口音,聲音仍然清亮,左手仍然保持著習慣的姿勢。
您點擊鼠標的動作似乎不太熟練。
您中途停下來喝一口水、抹一把汗,然後繼續剛才的那道題。
……
那個時候,窗簾拉了一半,放映Word的投影儀上,您的頭像隨著您的聲音晃動。3年前、5年前,甚至10年前,您的樣子也是這樣刻在每一個學生心裏的嗎?那時候您還年輕,還騎著自行車穿過長滿銀杏的校園,還偶爾去地麵有些坑窪的風雨棚看球,或者還在下課的間隙,被一堆紮了馬尾、剪著平頭的大孩子圍在中間,拉拉雜雜侃大山。
想起這些我才發現,您在我記憶裏不隻是一個熟悉的名字,不隻是一張有些嚴肅的臉。我十八九歲到二十來歲的這段時光,那麼燦爛,該是這一生都不會忘記的日子吧?您和那些同我朝夕相處的兄弟姐妹們一樣,總是在一回頭時,就被定格在2000年的夏天,一直到2004年的7月。
您還會記得我嗎,老師?那張考卷、那個編號、那種被批評時吐吐舌頭的動作、那個作業本上或工整或別扭的名字……其實還沒離開呢,我心裏為什麼就有些酸酸的?我不知道離開之後,還會不會在某個遲到的早上匆忙遇見您,滿臉通紅叫聲“老師早”,然後看見您促狹的表情、揚起的嘴角;我也不知道,離開之後我會不會在那句表揚和鼓勵麵前還是嘿嘿傻笑,會不會對著令人慚愧的分數和您臉上的笑意,抓耳撓腮、不知所措……
我想,關鍵是我不知道,還會不會有像您一樣的人,能夠這樣無條件包容我的過失,能夠這樣真心為我每一點成績喝彩。
老師,您看過開花的蒲公英嗎?它們積蓄了整個季候的力量,隻是為了有風的時候,把每一個撐開小傘的孩子送走。那些尚且懵懂的新生兒,即使有一些眷戀,也會在漂流的過程中,貪戀一片草地,一條河流,一塊岩石,一朵鮮花。我想,您一定知道,每一朵蒲公英送出的小傘兵,不管停留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總是會紮根沃土、長出花蕊,也一定會積蓄整個季候的力量,獻給它們未來的小傘兵,讓那些潔白的花朵開遍整個山坡,開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您一定也是這樣吧,所以才會這樣耗費一季又一季的青春,送我們迎風遠行,即使歲月流逝,即使年華老去。請您相信,每一個蒲公英的孩子都記得那消失在時光罅隙裏的歲月是怎樣珍貴,它們都會像您一樣,把同樣美麗的花朵,灑滿您身後春天的郊外。如果有一天,我捧著那些果實給您,您會不會依然是今天的模樣,還是已經韶華逝去、鬢白如霜?
我經過三樓的信箱前,看到您的名字,我真的想了這麼多。我離開的時候如果哭了,請不要笑我,老師。
我了解每一朵蒲公英盛開的理由。因為,您就是在用這樣的心情看著我們離開的腳步,看著青春在我們身上永遠延續。
(2004屆畢業生)
光陰荏苒,電子科技大學走過了50年的發展曆程。建院初期,成電隻有4個係,不到10個專業,在校生1800餘人,教職工不足800人。今天,她已發展成為有13個學院、1個示範性軟件學院、1個部,41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14000餘人,研究生10000人,教職工3000餘人的全國著名重點大學。迄今已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10萬餘名(含成人教育畢業生),為國家科技、經濟及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尤其是自“九五”以來,學校辦學規模有了較大發展,辦學效益明顯提高,專業結構顯著改善,教學質量邁上新台階。回顧建校50年來本科教學工作的發展曆程,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教育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要實現將我校建成國內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宏偉目標,我們必須以改革求發展,繼續深化本科教學改革;以質量求生存,高揚人才培養質量的大旗,不斷提高本科教育質量。
一、建校50年來本科教學發展曆程回顧
1.學習借鑒階段(1956—1957年)
建校初期,我校本科教學從培養目標的確定、教學計劃的製定到課程設置上均按前蘇聯的教育模式。基本照搬前蘇聯和兄弟院校同專業的教學內容,主要是翻印前蘇聯高校和兄弟院校交流的講義。同時,著重抓各種規章製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證了新校成立後教學秩序迅速地建立。
2.探索調整階段(1958—1965年)
為了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學校多次修訂教學計劃、改革課程體係和課程教學內容,以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在課程設置上,加強政治課,強調基礎課應為專業服務並與專業課密切結合,把教學、生產勞動、科學研究結合起來。1958年開始的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