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網絡時代的知識英雄(1)(3 / 3)

工作一年後,丁磊又一次萌發離開那裏,和別人一起創立一家與Internet相關的公司的念頭。在當時他可以熟練地使用Internet,而且成為國內最早的一批上網用戶。1996年5月,丁磊當上了廣州一家ISP的總經理技術助理。在這家ISP,他架設了Chinanet上第一個“火鳥”BBS,結識了很多網友。

1997年5月,已經三次跳槽的丁磊決定自立門戶,創辦網易公司——為了讓中國人上網更容易。他占有50%以上的股份,成為真正的老板。據說,所有的創業基金都是丁磊當年編寫軟件時積攢下來的,而到底是多少錢目前尚無披露。“當時並沒有老板的概念,隻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圖做事。”丁磊回顧說。

人們常說:上帝會特別厚待勤奮的人。這是一句老話,而且也不一定正確,但用在丁磊身上卻肯定如此。求學期間對什麼都去“摸一摸”的學習實踐,讓他對這個時代有了比別人更多的了解,從而培育了他較為敏銳的市場感知能力。

丁磊坦言自己當時隻有26歲,沒有成熟的管理經驗,“當時認為隻需管好兩三個人就行了,哪知企業管理需要如此多的時間、經驗和知識”;資金也是問題,好在當時經營Internet的公司很少,他大膽設想用163這樣的一個數字來注冊一個域名,因為這樣做不僅易記,而且不會像英文字母那樣容易混淆、難念,把撥號上網的號碼和公司名稱都結合在了一起。丁磊現在說起來還頗為自得:“很多時候就是這樣,最簡單的地方卻是許多人所想不到的。”

後來網易兩年的發展的確了得,創造了很多個中國互聯網的第一,丁磊自豪地說:“這與決策者的眼光有關。”網易將總部移居北京,成為公司發展的一個新起點。這個新的起點也為日後登錄納斯達克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在網易上市前,中國概念的中華網和新浪網初登美國股市時正值納斯達克狂炒網絡之時,而2000年6月,當網易登錄納斯達克時,網絡股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當時主要想通過公司上市,把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

美國東部時間2000年6月30日上午11時,網易在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截至當日收盤時,網易股價跌至15.12美元,跌破了15.50美元的發行價。網易此次共發行了450萬份存托憑證,每份存托憑證合普通股100股。上市前,由於認購需求小於預期,該公司將發行數量由750萬份削減至當前規模。美林證券公司和德意誌銀行是網易的主承銷商。

跌破發行價對於網站的經營者來說意味著很大的壓力。因為一般的投機者都是在上市後才會介入,而以發行價買進的都是戰略投資者。跌破發行價意味著這些機構的賬麵損失,以後他們肯定會更密切地關注公司的經營狀況,從而給經營者帶來較大的壓力。這種壓力在網絡經濟開始大幅回落的情況下變得日益沉重。

網易在納斯達克的局麵日益糟糕,最後是一步步走向深淵。2002年7月,網易宣布因未能呈報年度報表而收到納斯達克計劃予以停牌的通知,同時網易在納斯達克交易的股票代碼也由NTES改稱NTESE。

2001年初的丁磊最迫切的願望就是想把網易賣掉,但沒人敢買。到了9月,想賣也賣不掉了,網易因涉嫌財務欺詐,停牌長達4個月。

“人生是個積累的過程,你總會有摔倒,即使跌倒了,你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裏。”麵對如此危急的局麵,年輕的丁磊表現出與其年齡並不十分相稱的幹練。丁磊表示,網易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納斯達克以20-F表格呈報年度報告。網易公司同時確認:對納斯達克以前宣布的由於公司未能在規定日期之前呈報年度報告而對網易公司股票進行停牌的決定,將審慎地進行抗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