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生逢盛世當有為(1)(2 / 3)

1992年春,鄧小平南方視察到了深圳,深圳很快刮起創業風。生活在深圳的人,都能感受到那激情澎湃叩春扉的火熱激情。股市大熱,創業熱情高漲,那時的深圳就像美國的華爾街,機會、誘惑讓人無法安靜。

也就在那一年的8月14日,趙劍與新欣公司三年的合約正式期滿了。趙劍可以選擇留在這家公司,繼續他的白領生涯。但他最終選擇了自己創業,趙劍沒有早一天,也沒有遲一天,向公司提交了辭職報告,離開了新欣公司。

17年,彈指一揮間,回首往事,趙劍說還是非常留戀在新欣公司的三年時光。那時剛來深圳,人生地不熟,那三年,也是新欣公司比較困難的階段,趙劍月收入不到1000元,生活很艱苦,工作壓力大。趙劍說,艱苦本身就是收獲,艱苦的環境會磨礪人的意誌。他說,如果當時的條件很優越,他也可能一直安逸地生活下去,就不會有今天了。

辭職後,趙劍幾經周折,終於在1992年底,在鄧小平南方視察掀起的創業大潮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創辦了一家電腦公司,走上了創業之路。

關於機遇:七分靠打拚

說起1992年,人們都會多幾分聯想:我要是趕上那個年代多好啊,說不準我也是個大企業家了。

可經曆了那個年代的趙劍,說起那個時代倒是非常平靜。他說,那個時代確實是掀起了空前的創業潮,但真正做起來的,一直生存下來的又有多少呢?

對於機遇,趙劍的觀點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機遇給人的機會隻占三成,而七成是靠個人的努力。

趙劍說,他創業成功,還多虧了在成電學到的知識,學計算機專業的他搞起了軟件。他看好處於萌芽狀態的中國軟件業。而做軟件,他又慧眼認準了做證券軟件,這兩點,對於他非常重要。

趙劍一創業就是靠技術起家的。1992年,深滬證券市場還處於人工櫃台報單的階段,人們買賣股票委托,隻能用人工填好單後,排隊由證券櫃台工作人員輸單。一有行情,那隊就排得更長。深圳又熱,人們汗流浹背地排隊。等排到了,行情變化了,又要重填。櫃台工作人員從早忙到晚,也輸不了多少單。千軍萬馬走櫃台“獨木橋”的情況,已嚴重製約了股民的交易、券商的收入、證券市場的發展,證券交易工具必須改進,趙劍暗下決心。

趙劍把自己公司的立足點放在開發證券自助委托交易係統上,到現在,趙劍還記得自己做的前3個項目:為平安證券開發遠程自助委托交易係統;為國投證券(現國信證券)開發證券觸摸屏自助委托交易係統;為交通銀行證券開發證券電話委托交易係統。這3個項目,其中有兩個是他創辦的捷意公司在國內第一個開發的,第三個項目證券電話委托交易係統則是捷意公司總工徐岷波在國內第一個組織並親自參與開發的。

這3個項目,在證券市場一問世,就產生了轟動效應。通過證券觸摸屏自助委托交易係統,股民們不必再像以前一樣非得到證券櫃台前排隊下單,而可以通過觸摸屏自助委托,既快又準,大大減緩了證券部櫃台的壓力;通過遠程終端自助交易係統,股民們實現了在家裏或在單位,通過遠程終端看行情、進行委托交易的夢;證券電話委托交易係統讓股民們無論身居何處,都可以通過電話進行證券委托交易。這3個項目的完成,使人們看到了打破證券交易瓶頸的希望,找到了解決證券委托難的辦法。此後,電話委托、觸摸屏自助委托、遠程終端自助委托,成了人們通用的自助委托方式,不少企業迅速跟進,這些方式迅速普及。

國際上觸摸屏的重要生產商——Micro Touch公司看到中國人把觸摸屏應用於證券委托,十分新奇。他們的產品在世界上有多種用途,但還從沒有想過可以用於證券委托上。趙劍說,他們破天荒地做了這件事,他感到很欣慰。把觸摸屏應用於證券委托,需要二次開發,對於第一個這麼搞的人,難度確實不小。開發電話委托、遠程終端自助委托、觸摸屏自助委托係統,采用的大多是多媒體技術,在1992年還是很新潮的。

趙劍做的破天荒的事,還不止這些。1994年,他們針對國內早期證券交易係統都是基於FOXBASE、CLIPPER數據管理係統,比較簡單、原始的狀況,在國內證券市場不景氣,許多同業公司或轉行或倒閉的大背景下,加大了投入,在國內最早把SYBASE大型數據庫係統引入證券業,在國內最先基於C/S先進的數據管理係統,開發出了更先進的能滿足證券交易全自動化需要的證券櫃台交易軟件,並推向了市場。他們做了曆時兩年的艱苦的市場推廣和科普宣傳工作,捷意公司的首創精神,得到了業內的全部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