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鐵杆校友的長虹人生(2)(2 / 2)

2005年開始,長虹加快了國際化的發展步伐。公司還先後在美國、法國、阿聯酋、阿爾及利亞、烏克蘭、印度、泰國、俄羅斯等9個國家設有辦事處,在澳大利亞、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等地設有子公司。

2007年3月28日,長虹投資1000萬歐元,年生產能力100萬台平板電視,麵向歐洲市場的“捷克長虹”正式開業。該項目也是目前中國家電企業在捷克最大規模的投資項目,得到了兩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鄔江希望長虹能以捷克為橋頭堡,打開整個歐洲市場並推廣長虹品牌。

2008年12月5日,長虹印尼電器有限公司也在雅加達婆羅浮屠大酒店舉行了隆重的開業儀式。長虹印尼電器有限公司將成為長虹品牌產品在東盟的經營中心。

現在的鄔江作為長虹集團主管海外業務的負責人,同時兼任七個子公司的董事長,他依然是一個信心十足、充滿潮氣的“大忙人”,常常是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企業越大,麵臨的挑戰越大,而且責任越大。

2007年鄔江與澳大利亞長虹員工在一起

他對自己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要深入基層,了解一手資料和信息,掌握真實的市場信息,隻有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作為子公司董事長的角色更要求自己作出決策的要有科學性、前瞻性、預見性。”鄔江常常感到自己的知識不夠用,為此,鄔江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並順利完成了清華大學的EMBA課程的學習。在他看來,“作為一個合格的職業經理人,全球化的管理視野和專業知識十分重要,否則沒辦法勝任目前的工作崗位”。

鍛造國際知名品牌,任重而道遠

“做全球受人尊敬的企業”是長虹的遠景,打造中國名牌、世界品牌是幾代長虹人的夢想。在鄔江看來,“品牌蘊涵企業使命和價值觀,它是企業一切經營活動高度概括的形象符號、代號,蘊涵了企業使命和價值觀,濃縮了對產品及服務質量和社會責任的承諾,是信用社會的產物。越講信用的社會、文化積澱越深的社會,對品牌的認同和追求越強烈。簡言之,品牌是一種承諾,一種信用”。

“中國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產品的製造國,但是在國際上還算不上是一個品牌大國,因為能夠被全球認可的品牌還不多。”鄔江說,“長虹不僅要重塑其在國內的品牌形象,而且要努力成為在世界範圍知名的家電品牌。”長虹對自己的國際化戰略也日漸明確:即通過人員、資本、品牌走出去,實現成熟市場本地化、新興市場品牌化、海外經營良性化,進一步樹立長虹在全球的影響力,鞏固行業地位。

2008年鄔江與伊朗客戶

海外市場拓展是一條充滿艱辛的道路,但國際品牌建設更難。品牌建設對鄔江來說又是當前麵臨的一次嚴峻挑戰,這條道路任重而道遠。目前,長虹已逐漸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品牌建設之路,“即充分利用在前階段形成的積累,運用多種手段擴展核心能力,包括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強化市場和消費者洞察能力,發展產品定義能力,增強跨國經營能力等。在市場運作上采取海外根據地戰略,依托長虹品牌在印度尼西亞、澳洲、捷克、中東、俄羅斯等地已有的良好基礎,由易到難,由點到麵逐步推進。

金融危機使全球經濟一片蕭條。鄔江認為,在這個時候,長虹更應該堅定走自主品牌之路的決心,“隻有品牌才是長虹國際化可持續發展的唯一出路,隻有品牌才能讓長虹走得更穩健,更長遠”。“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但我覺得很有意義,樂在其中。”鄔江笑著說。

為了更好地承擔工作,工作之餘,鄔江還抽出時間做一些運動,比如乒乓球、跑步等,同時他也有自己的業餘愛好:攝影和音樂。鄔江很慶幸有一個理解自己的妻子和一個懂事的兒子。家庭對他來說依然是最溫暖的港灣,也是他事業的有力後盾。

經過多年的風雨曆練,鄔江身上散發著風雨過後的淡然與灑脫,雍容瀟灑的氣度和指點江山的大將風範。多個崗位的鍛煉,讓鄔江成為一名優秀的職業經理人。管理對他來說不僅是工作內容,更是人生藝術和生活哲學。

對於企業管理,他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專業和節奏。”對於一個企業發展是如此,對於個人成長也是這個道理,這就是鄔江在工作中取得一個又一個成就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