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的鄔江依然是班上最小的一員,卻擔任了班上的副班長。年齡小的鄔江卻有著不一般的成熟和穩重,具有很強的管理能力和組織能力。他還是係裏的文藝骨幹:合唱團領唱,舞蹈隊主力。至今很多同學依然記得他在“12?9”運動紀念晚會上領唱的“鬆花江上”和雙人舞“血染的風采”裏的精彩表演。
不到20歲的鄔江本科畢業後,再次憑著那股不服輸的勁兒考取了電子工程係數字圖像處理專業的研究生,跟從於雷達專家黃順吉教授和圖像處理專家朱維樂教授深造。三年的研究生學習,更加夯實了他在電子信息領域的理論基礎,拓展了思維的視野。
在鄔江眼裏,嚴謹、踏實是成電的文化,是成電的靈魂。這樣的文化對鄔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事業到生活,成電的務實精神在鄔江身上實現了很好的結合。成電教給他的,不僅是豐富的學識,更有讓他受益終生的做人道理和處世哲學。正像他說的那樣“電子科技大學給了我很多,除了各種專業知識,還有對社會的認知,和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成電求學期間,鄔江養成了不斷學習,積極進取的習慣,並把這種學習習慣和激情一直延續到工作中,延續到現在。
腳踏實地,多幹實事,少說空話,是鄔江一貫的宗旨。他喜歡嚴謹地做好每一件事,並經常回頭總結經驗教訓。但是麵對今天的成績,鄔江謙遜而低調:“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而不是隨波逐流,這不僅是我對自己的要求,我想這也是身為一個成電人應該具備的精神。”
七年的成電生活在鄔江的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注定他的一生。鄔江一直慶幸自己的選擇,選擇了成電,在這裏,他打下了堅實的專業基礎,同時確立了人生的目標和理想。
結緣長虹,從工程師到職業經理人
從小在軍工企業裏長大的鄔江,對企業有一種強烈的歸屬感。7年後,當他再次麵臨畢業選擇時,他沒有留戀大都市的繁華,毅然選擇去了綿陽的長虹機器廠,成為該廠恢複高考製度後的第一個研究生。
國營長虹機器廠是我國“一五”期間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是當時國內唯一的機載火控雷達研發和生產基地。而今天的長虹已發展成為集電視、空調、冰箱、手機、網絡、數碼、芯片、新能源、電子產品等產業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多元化、綜合型跨國企業集團。
自從第一天來到長虹,鄔江在長虹一幹就是21年,從一名普通設計師、規劃員、設計室主任到規劃處副處長、規劃部部長、技術中心主任到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鄔江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在成電嚴謹踏實的作風,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一條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改革發展中的長虹為鄔江的個人成長提供了廣闊的平台和空間。他慶幸自己到長虹的選擇,慶幸遇到了長虹很多的好領導:願意放手讓年輕人去幹,去闖。一進公司,鄔江很快就把在大學裏學到的計算機新知識應用到軍品的設計當中,他在長虹率先引進了計算機及其仿真技術,用於軍品的多層PCB板的設計、大型研究課題的計算機仿真設計和單片機在軍品中的推廣和應用,帶動了廠裏設計技術的升級更新,產品設計更加標準化,產品的可靠性大大提高,效益增加明顯。他參與設計的機載雷達光柵顯示器獲得當時的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他主持設計的電視內藏BS,創新性地將衛星接收機和電視融合在一起,實現了接收機與電視機一體化,這是善於思考、致力於創新的鄔江的得意之作。
通過平時踏實認真而又不乏創新的工作,鄔江的工作能力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認同。他很快就成為廠裏的技術骨幹,並擔任設計室主任。1994年因工作需要轉崗到規劃處,擔任項目經理,負責新品開發規劃和新產業的拓展,以及技術改造、知識產權管理等工作。後來,他又先後擔任規劃處副處長、規劃部部長等職務,負責每年公司幾十個新產品的立項規劃和上億元規模的技術改造項目的論證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