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從業務員到行業領袖(2)(1 / 2)

1998年9月,廣東省湯炳權副省長在珠海市黃龍雲市長陪同下視察中電珠海公司時,高度讚揚李敬和的創業精神,稱讚中電珠海公司不但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更有一個帶頭的好班長。

跨海揚帆,乘風破浪

2000年,在新世紀來臨之際,已領導中電珠海公司連續十年位居珠海市一般貿易出口額榜首的李敬和被調到深圳中電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投),擔任公司總經理。中電投是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實力最強的控股子公司,是一家集國際貿易、金融投資、高新技術產業投資、物業投資等於一體的集團式投資公司。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主戰場。舞台更大了,戰線更長了。45歲的李敬和仍然像15年前從廣州到珠海一樣,單槍匹馬就來到深圳,不從他經營多年的珠海帶來一兵一卒;在中電投的首次公開亮相,講話中仍然以八年前擔任中電珠海公司總經理時說的那句“作風端正、位置擺正、處事公正、目光清正”,與公司中層以上幹部共勉。

他真的沒有變嗎?是的,他沒有變,他還是那個有理想、有抱負、有遠見的李敬和;但是,他還是變了,變得更加充滿自信,更加嫻熟老練,他開始成為一個出色的操盤手,要帶領他的管理團隊以優秀的品格去感召人,以優異的成績去說服人,以真實的才華去影響人,以刻苦的努力去帶領人,以真誠和奉公去讓別人真正地服從領導。在改革開放的更大舞台上,他實現了新的嬗變,新的升華。

在李敬和的帶領下,中電投在機製創新、管理創新、業務創新、人事製度創新等各方麵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為公司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和動力,促進公司快速發展,綜合經濟實力、行業地位、經營誠信度、社會美譽度迅速提高,成為深圳電子商貿的標杆企業。

——把中電投打造為行業先鋒

打造品牌,化危為機,做大做強公司貿易主業。電子貿易是中電投的基礎業務,一直保持著較好的經營業績,但李敬和並沒有在已取得的成績麵前保守停留,而是充分利用公司在人才、資金、經驗、考核激勵和防範風險方麵的優勢,把貿易主業做大做強。公司進出口總額從2000年的2.5億美元一路飆升到2006年的6億多美元。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嚴重影響企業出口,但中電投卻逆勢增長,一枝獨秀,全年進出口總額突破9億美元,同比增長53%,其中出口7.7億美元,同比增長55%;銷售額47億元。公司進出口總額、銷售額、利潤額均創下了曆史的最高水平。公司機電產品一般貿易出口額連續多年列深圳市榜首。

資本運作,長袖善舞,資產運營成果豐碩。在公司進出口貿易迅猛增長的同時,李敬和帶領中電投人將關注重點放在高科技產業和資本運作上麵,使公司工業投資、金融投資、物業投資等業務齊頭並進,持續增長。公司投資收益連年大幅遞增,2006年同比增長39%;2007年同比增長45%;2008年同比增長54%。公司物業租賃收入連創新高,2006年同比增長10%;2007年同比增長15%;2008年同比增長24%。

科學預見,築巢引鳳,產業轉移先人一步。李敬和很早就預見到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轉移升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並果斷采取行動。2002年,中電投在珠海科技創新海岸購買了10萬平方米的土地;2005年又在河源購買了33萬平方米的土地,作為公司後續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儲備。2006年9月和12月,河源中電工業園和珠海中電高科技產業園相繼動工興建,中電投正式開始實施以深圳為龍頭,河源、珠海為東西兩翼的產業新布局,成功實現公司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李敬和的這一大膽舉措,與近年來廣東省、深圳市政府關於產業轉移的發展戰略不謀而合。如今,河源中電工業園所在的深圳羅湖(河源源城)產業轉移工業園,已成為廣東省政府認定的廣東省產業轉移工業園基地。2008年,這兩個園區的一、二期工程均已竣工投產,並吸引來自意大利和日本的知名廠家入駐。兩個園區的第三期工程項目已完成招標,即將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