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靜是真心相愛。”董鵬的眼角濕了:“小靜愛我,我也愛小靜!”
“老三,早點睡!”
遠豐華把張玲拉起來,他拍董鵬的肩膀一下:“都過去了。老三,想開一點,天下的美女多了,改天我給你介紹一個。”
第二天早上,招待所值班領導熱情相邀,董鵬、遠豐華、張玲三人在黃全鎮政府小食堂吃了早飯。
七點多,董鵬、遠豐華、張玲三人一個買了一個蘆笙,胡亂吹著,往花山節會場晃去。
蘆笙為西南地區苗、瑤、侗等民族的簧管樂器。 發源於中原。蘆笙和笛子肯定有區別,但會吹笛子的董鵬幾分鍾後就能用蘆笙吹“兩隻蝴碟”這首歌了。
黃全鎮東麵約一公裏,黃全山腳下那一大片空地上彩旗招展,鑼鼓喧天,人山人海。
大多數是遊人,其中有很多披金戴銀的苗族青年男女或穿著民族服裝的苗族鄉親。
上午八點,在會場東麵那個一尺高的台子上,黃全縣本次花山節的主持人,黃全縣政協主席,黃全縣苗族自治縣德高望重的苗族,族長宋得立同誌宣布花山節開幕。羅中市電視台和黃全縣電視台的幾個攝製組錄製著花山節實況。
黃全縣由羅中市代管,羅中市常務副市長黃其要同誌致詞,他預祝組委會把花山節辦成一個勝利,美好的節日。然後,黃全縣長宋大華等領導同誌致詞。
花山節又叫“踩花山”、“跳花場”、“踩場”、“踩山”等,是苗族傳統節日。
上午九點多,三匹掛紅的駿馬,去其他花場上馱少量的泥土回來了。幾個苗族盛裝壯年人把泥土來堆積在會場上,以示接花種。會場上有很多鮮花,陣陣花香讓人沉醉。
會場中間,立著一棵高約四米高的長青樹。這棵長青樹就是花杆。在花稈的頂上懸有一幅兩米長的紅綢和一個紅布小包,內裝賞錢。
上午十點,主持人宋得立同誌宣布跳場開始。小夥子們吹響蘆笙,姑娘們圍著花杆和鮮花翩翩起舞,互相競技。
人群中看熱鬧的董鵬、遠豐華、張玲三人聽到人們的議論,不遠處那棵長青樹頂上掛的那個紅包中有五千塊賞錢。
誰能一邊吹著笙,一邊爬上花杆頂端,取下紅綢和紅布小包,並且還能從杆頂吹著笙爬下來,誰便獲勝得賞錢。
這個遊戲不分民族,來看熱鬧的遊人也可以玩,董鵬動心了。那個紅布包中有五千塊錢,不少了!很多苗族小夥子吹著笙,依次順著花杆往上爬。
旁邊更不少遊人男青年躍躍欲試,準備爬花杆拿賞錢。但邊吹蘆笙邊爬花杆很難的,絕大數小夥子敗下陣來。
花杆旁邊有幾個男青年不停地在嚐試,爬得最高那個男青年 隻是爬到離地約兩米高。
這時,花山節主持人宋得立同誌、羅中市常務副市長黃其要同誌、黃全縣長宋大華同誌、黃全鎮長張全發等領導同誌來到花杆附近,與民同樂。
為了紅包中那五千塊錢,董鵬緊緊皮帶,跺跺腳,他準備出場爬花杆拿賞錢。
話說,小學時,董鵬有董莊小學最調皮搗蛋小學生這一美稱,他爬樹的水平很高,很高,很高。
想當年,南董莊北地那棵最高楊樹上的鳥窩也遭了董鵬小同學的毒手。
這時,正在爬花杆那個男青年第N次從花杆上掉下來了。董鵬幾步上前,他左手拿著蘆笙,放到嘴邊吹著“兩隻蝴碟”這首歌。董鵬右手扶著花杆,往上一蹦,他兩條小腿夾住花杆,往上爬去。
“你幹什麼?”
剛才掉下花杆那個苗族男青年怒了,他伸手就要把董鵬拉下來:“我正在爬花杆呢,你給我下來。”
“勝利,不要壞了規矩。”
站在不遠處的主持人宋得立老先生聲音嚴厲:“勝利,這個漢民小夥子是按規矩來的,你等他掉下花杆再爬。”
他爺爺宋得立發話了,不敢把董鵬拉下花杆,宋勝利帥哥怒視著越爬越的董鵬,他心中發狠。
董鵬爬花杆的動作很輕巧,不長時間,他就爬了兩米高。周圍響起一片驚呼聲和不少來這裏遊玩漢民的歡呼聲。
遠豐華和張玲的叫好聲更大。宋得立老先生旁邊,一個和董鵬有過交集的女孩子 一雙美目瞪著董鵬,她心說,董鵬這個混蛋爬樹的水平很高,他的蘆笙吹得難聽死了。
哦,宋得立老先生的外孫女黃林楠美女心說,昨天晚上董鵬這個渾蛋竟然罵我是狗,有機會姐踢死他。
幾分鍾後,董鵬比較輕鬆地爬到花杆頂端,取下紅綢和紅布小包,並且從杆頂吹著笙爬下來。現場響起一片歡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