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進尺”其實亦是主動意識。雖說“得寸進尺”是被動選擇,但“得寸”後的“進尺”卻是主動意識。因為不難想象,如果一家企業“得寸”而不“進尺”,要麼在戰略上有特殊的設計,要麼經營者的腦子有問題。
“得寸進尺”不會影響企業發展速度。那是因為:
1.“得寸進尺”讓你獲得足夠的經驗
對一些中小企業而言,先在一個區域市場把自己做大,會積累很多經驗和教訓。恰好這些經驗和教訓有利於開發下一個區域市場。一定要相信“先慢後快”的威力,它不僅會帶來更大的商機,而且更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經營風險。
2.“得寸進尺”讓你獲取足夠的資訊
企業在做一個區域市場的同時可以拿出足夠的時間來研究將要進入的市場,牢牢掌握其目標顧客的消費模式及購買行為,清晰了解其渠道特征和媒介環境。
3.“得寸進尺”讓你擁有樣板市場的作用
先做好一個區域市場還有一個好處,即起到了一個為其他區域市場樹立一個先鋒模範的作用。很多企業召開全國招商會議時,往往把經銷商請到自己“家門口”,也就是自己成長得最好的區域,從而說服其他區域的中間商,以便更加順利而快速地實現拓展全國市場的夢想。
第21節留麵子效應
留麵子效應正好是與登門檻技術相對應的現象。它是指人們拒絕了一個較大要求後,對較小要求的接受程度增加的現象。
戴爾·卡耐基著的《人性的弱點》裏有這樣一句金言:“為別人著想。”與留麵子效應有大同小異、異曲同工之妙。退一步海闊天空,何樂而不為呢?為人處事大凡如此!
心理學家查爾迪尼曾經進行過一項“導致順從的互讓過程:門麵技術”的研究實驗:
他要求20名大學生花兩年的時間擔任一個少年管理所的義務輔導員。這是一件很費神的工作,大學生們斷然拒絕了。隨後,他提出了另外一個要求,讓這些大學生帶領少年們去動物園玩一次,結果50%的人接受下來。而當他直接向另一些大學生提出這個要求時,隻有16.7%的人同意。
那些拒絕了第一個要求的大學生認為,這樣做損害了自己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的形象。為恢複他們的利他形象,便欣然接受第二個要求。再者,當實驗者提出一個要求遭到拒絕後,接著再提出另一個小一點的要求,這可以看做是某種讓步。那麼,出於一個文明社會的基本禮貌,另一方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讓步。
其實,帶領少年們去動物園玩也是一件很費神的工作,這從被直接提出要求的大學生中隻有16.7%的人表示同意便可以看出來。但為什麼當把這個要求放在另外一個較困難的要求之後時,會有50%的人接受呢?
如果對某個人提出一個很大而又被拒絕接受的要求,接著再向他提出一個小一點的要求,那麼他接受這個小要求的可能性就比直接向他提出小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得多,這種現象就是留麵子效應,也叫門麵效應。
相應地,很多企業為了達到推銷的最低回報,先提出一個明知別人會拒絕的較大要求,可以提高顧客接受較小要求的可能性。在日常生活中,售貨人的標價和侃價就是對這種技術的應用。
許多人正是利用留麵子效應去影響他人的,當他們想讓別人為自己處理某件事情之前,往往會提出一個別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要求,待別人拒絕且懷有一定的歉意時,再提出自己真正想要對方辦的事情。由於前麵的拒絕,人們往往會為了留住麵子而接受隨後的要求。
當然,留麵子效應是否會發生作用,關鍵在於別人是否有義務對你提供幫助,如果既無責任,又無義務,雙方素昧平生,卻想讓別人答應做有損自身利益的事情,這時候采用留麵子效應也是徒勞的。如果你想讓父親給你買一台收音機,你可以先提出買一台電腦。但如果你以為向一個陌生人用這一招兒的話,就有一點異想天開了。
第22節懶螞蟻效應
動物學家研究發現,在成群的螞蟻中,大部分螞蟻都很勤快,尋找、搬運食物爭先恐後,少數螞蟻卻東張西望而不幹活。當食物來源斷絕或蟻窩遭到破壞時,那些勤快的螞蟻一籌莫展,“懶螞蟻”則“挺身而出”,帶領眾夥伴向早已偵察到的新食物源轉移。
因此,一位著名經濟學家在闡述市場營銷理念時,以上述現象作類比:相對而言,在蟻群中“懶螞蟻”更重要,它們是螞蟻群中的戰略性人才。同樣,在企業中,注意觀察市場、研究市場、分析市場、把握市場的人更重要,這就是所謂的懶螞蟻效應。
成功的組織最重視的就是戰略性開拓人才。韋爾奇的做法就是找到最具有冒險精神、能力超強的領導型員工,為他們提供充裕的資源支持,激勵他們獲得成功。
奇瑞公司就是因為重視和培養“懶螞蟻”而在汽車界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