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解謎(3 / 3)

楊靖見杜海說話挑釁,卻並不識得此人,心裏暗暗納罕,當下朗聲問道:“閣下是誰?為何出此言呢?”

杜海眼眉上翹,微笑道:“在下不才,蜀山玄冰門杜海。”

楊靖禮拜道:“久仰。”

對於楊靖的禮遇,杜海倒是不屑地說道:“在下是個粗人,不懂這些禮節,就不必久仰什麼的了。剛剛聽聞‘戰神’這番話,隻是‘怕事避事’的大道理罷了,甚是不覺在理。”

杜海言中帶刺,群雄一片“驚然”。一旁的郭明和馬如鏡看不下去,意欲上前,卻被楊靖止住了。

楊靖說道:“兩國交戰,必先累及百姓,別為了一時之興,讓千萬人陷入戰亂之中。”這話一出,得到許多江湖人士的支持。

在場的大多數人既是驚奇又是鄙夷的看著杜海,驚奇的是他竟然敢挑釁文宣閣!鄙夷的是他竟然敢挑釁文宣閣!

杜海見旁人都為楊靖呐喊,許多人更是“唏噓”以待,有些來氣,當即說道:“說的倒是好聽,隻怕是你膽小怕事,不敢與遼夷結怨罷了。大宋誌士,不僅是要誅殺耶律平,更應以收複河山為重。‘戰神’這名號,徒有虛名罷了。”

杜海兩翻針對楊靖,群雄中有不少人憤憤不平,嚷嚷道:“你算個什麼東西,在這裏大言不慚!”近圍的許多人都握緊了拳頭,心想若不是在少林佛門禁地,真會衝上去揍扁他。

郭明冷冷笑道:“挑釁我文宣閣啊!那也得看你有沒有那能耐了!”言語之中,多有動手之意。

楊靖忙止住郭明:“郭兄弟,不得無禮。”隨著眼神落下,郭明意識到這是在少林寺,不便給主公惹些麻煩,遂退了去。

法靜上前說道:“阿彌陀佛,杜施主說話那麼針對文宣閣,豈是武林之福?”

杜海著實沒有想到楊靖如此深得“民心”,竟是人人簇擁,有些尷尬的他朝法靜拜道:“大師,杜海隻是實是論事罷了。”

楊靖抬手,呼籲眾人停止嚷嚷,“大義凜然”般說道:“我楊靖不算什麼英雄好漢,‘戰神’這名號是江湖朋友抬愛給的,楊靖自知受之有愧,但是楊靖絕非膽小怕事之人。現在宋遼兩國有數十年的和平,百姓從苦難中好不容易掙脫出來,又豈能再生事端。我等處事之前就算不為自己,也當為天下人考慮,這才是習武之人的本衷。”

楊靖這話得到了大殿中群雄的讚譽,少林的法靜、法慈幾位高僧也都含笑點頭,對楊靖這身正氣十分的佩服。

杜海見此情景,心道:“沒想到楊靖這麼得人心,今日非挫挫他的威風不成!”

越是眾人相擁,杜海的心底越是不服氣,當即說道:“哦,是嗎?‘大義凜然’啊。咱們武林中人,不以虛偽之詞論天下,且看拳腳功夫。‘戰神’可敢和在下領教幾招,且看看這是‘虛名’,還是‘虛偽’!”

杜海擺明了要和楊靖動手,惹得大殿中人人不滿,但是眾人不想在這佛門清靜之地惹是生非,隻得嚷嚷了嘴皮子說了他一通。

李雲成輕步挪出,冷冷說道:“這位杜先生,‘佛門止戈’,可得自重。”

杜海瞧了一眼李雲成,“哼”了一聲,不屑道:“老夫是粗人,不信佛的。”

李雲成冷笑道:“信不信佛隨你。我大哥為國為民,對你是處處忍讓,你卻一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難道這是你們玄冰門的教義嗎?難道你的師尊沒有教過你‘俠義’二字嗎?你這樣咄咄逼人,豈是習武人之德。”

李雲成的一席話,“怒斥”與“譏諷”交加,令杜海啞口無言,毫無辯解之力。

群雄對這位陌生麵孔的俊氣秀生這番話倒是十分欽佩,見他在楊靖身邊,又以“大哥”稱呼楊靖,想必是文宣閣的高士。

北劍門弟子識得李雲成的,倒是納罕了,他怎麼跟了戰神?羅成濤心道:“不知為何,師父鍾愛與他,在北劍門時待他極好。但他卻未留一月便離開了,原來是跟了楊靖。得師父和‘戰神’垂愛之人,定有其過人之處……”思付中,竟對李雲成多了幾分好感。

羅成濤笑著朝李雲成招呼道:“李兄弟,近來可好。”

李雲成回見羅成濤,竟是如此親切招呼,眼前這等“謙讓、禮遇”,讓他手無頓措,慌忙拜道:“羅前輩。”

楊靖一看,笑道:“怎麼,羅前輩和雲成認識?”

羅成濤笑道:“這位李兄弟曾做客北劍門,沒想到今日竟與戰神一起……在這裏碰上了,當真是十分有緣啊。”

楊靖微拜道:“羅前輩,雲成是我的結義兄弟,以前得蒙照顧,楊靖拜謝了。”

群雄聽聞李雲成和楊靖結義金蘭,頓時驚歎萬分,當今天下能與名滿江湖的“戰神”結義的,當屬第一人。羅成濤也驚訝住了,褶皺的臉頰一觸,雙眼深凹了去,帶著“讚歎”的目光看著李雲成。

群雄將目光爭相轉向李雲成,盡是“嘖嘖”稱讚之聲。

被人涼在了一旁的杜海很是不快,嚷嚷道:“楊靖,老夫今天非領教你的‘戰神’武功不可。”說完一掌拍出,寒氣逼人的使向楊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