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當代中國人最旺的財富軍團,他們是當代中國商界最活躍的商人群體,他們是一群精通水性的時代“弄潮兒”,屢屢在世界掀起一朵朵跳躍的浪花。

他們是一批浪漫豪情的詩人,憑借在全國甚至是世界上的成功,他們被譽為“商界奇才”。

他們敢為天下先,他們敢爭天下先;

他們的足跡遍及五湖四海,他們一路撒下財富的種子;

他們一有雨露就生根發芽,一有陽光就茁壯成長;

他們用勇敢地冒險精神和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譜寫了時代之歌!

他們被認為是當今中國最具活力、最會賺錢的經商人群。

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潮商

曆史上,潮商與晉商、徽商並立,為中國勢力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三大商幫之一。如今,潮商是華人最具財富的族群!

潮商的足跡遍及全球,潮商的英名世界傳播。他們賺取了無盡的財富,他們的血液裏充滿了商業細胞。他們拚搏,他們精明,他們天生為商業而生存。他們在世界各地演繹了一曲又一曲掘金故事,他們創造了不朽的商戰經典!

在地產界、銀行業、零售業、電訊業、日化、珠寶及服裝等領域,潮州商人披荊斬棘,縱橫捭闔,其中的智慧與艱辛,成功與失敗,為世人所景仰、所驚歎!

潮汕瀕臨大海,曲折綿延的海岸線長達數百公裏,有著得天獨厚的海上交通條件,故自有人類以來,潮人便與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曆代先民依賴海洋繁衍生息,也依賴海洋走向世界。加以本土生存空間十分有限,這就更加促使潮人極力向海外求生存、發展。

正是大海賦予潮人勇於走險、善於開拓的精神,也賦予潮人強烈的商品意識。

1、大海賦予潮商以寬闊開放的內在氣質。

考究海洋文化,我們可以發現就其運作機製而言,它具有對外輻射與交流性,亦即異域異質文化之間的跨海聯動性和互動性。處於海洋文化體係的使潮汕地域文化具有海洋文化的開放性和兼容性的特點。作為中原漢民族後裔的潮商具有的堅忍不拔的性格與開拓進取的開放性格相交融,於是逐漸形成一種既有曆代文化積澱又有時代投影的潮人海洋文化意識和精神,這也是由海洋文化的本質所決定的。潮汕移民帶來的華夏主體文化總體上並不排拒潮人從海外帶回來的海洋文明,海洋文化固有的內涵則突出地表現為開放進取的精神,它的文化內涵裏包含著中華民族走向海外的曆史,由此隨之而來的是潮人文化生態寬容性的特征。而生活在這裏的潮商也秉承開放性和兼容性的地域海洋文化特性,形成了勇於創新、善於取長補短的優勢,造就了海洋文化珍貴的特色,這就是海洋文化固有的內涵。潮商與外界的交流頻繁,文化之性格特征的形成也建立在吸納外來文化的基礎上,使之在形成階段呈現出主動的,活躍的開放性。

2、大海賦予潮商以冒險意識和開創意識。

海洋文化的審美蘊涵具有壯美性,這種壯美性的本質就是張揚硬漢子風格和強人精神、崇尚力量和自由,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冒險意識和開創意識。黑格爾在《曆史哲學》中曾論述了生活在海洋區域的人們的特性:勇敢、機智,為追求利益敢於冒險。當我們深入地考察潮汕的地域文化發展曆程,就會發現海洋對於瀕海而居和耕海謀生的潮商的文化性格特質的影響是巨大的,它孕育了潮商敢冒風險、敢為人先、吃苦耐勞和善於應變的精神特征,這種極具海洋文化氣息的商業精神和商業文化正是推動潮商群體走在中國商人的前頭的動力。潮汕地處海防前線,考慮到戰備的需要,在計劃經濟體製時期國家給予潮汕的基礎設施投資很少,基本上沒有在潮汕投資建設大型國有企業。從某種意義上說,潮汕也是受計劃經濟體製觀念影響最薄弱的地區,處於計劃體製的邊緣。這也為潮人在全國率先衝破僵化觀念的束縛,擺脫計劃體製下的依賴心理,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新觀念,提供了空間。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當全國人民熱血沸騰地高呼政治口號的時候,當有的人就姓“社”姓“資”還在爭論不休的時候,潮商就已經開始了賺錢的南征北戰,靜悄悄地在“文革”那種高壓的環境下投機倒把,沒有“鐵飯碗”,就做小生意、辦個私企業,自己造就“泥飯碗”,他們在走街串戶中開始了艱辛的資本原始積累,潮汕的經濟發展過程,無不體現潮商的這種自主創業創新意識。成功潮商的代表人物的行為方式、思維理念、價值取向都從不同角度體現了潮商傳統文化的曆史沉積與海洋文化的開拓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