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世事如塵(1 / 1)

第六章世事如塵

1

這他鄉的夜色無眠,讓人亂了思緒,悲從心中來。

寂靜遼闊的大地傳來憂傷而落寞的琴聲,這彈琴的人是誰?

白一山尋著琴聲走去,在樓閣深處,燭光隨著琴聲閃爍,琴聲時而悠長遼闊時而急促。

白一山站在夜色中,靜靜地聽著這夜色中朦朧的琴調。

琴聲延綿萬裏,醉人心田,如同故人相伴飲美酒,曲終了複又始。

這重複單調的音律盡能讓人沉寂,聽著入神,內心靜止水。

這琴聲讓人忘記憂愁煩惱,放下恩怨情仇,凝想一粒塵埃終了。

曲終了,燭光未滅,一身長歎中有多少的無奈。

白一山走到燈光出,看著桌案上的琴,這是一把普通的情,卻在眼前這人手中卻彈出了不普通的曲調。

白一山道:大師手中的琴聲可謂千古絕響了。

了塵嗬嗬笑道:施主過譽了,老衲隻是喜歡罷了。

喜歡,多麼簡單的道理,隻要簡簡單單的喜歡,就會快樂。

白一山道:大師為何如此反複的彈這一支曲子?

了塵道:老衲一生隻會彈這麼一曲。

白一山道:隻會一曲?

了塵點頭道:隻會一曲。

白一山道:大師不覺得厭煩嗎?

了塵反問道:難道喜歡會厭煩。

白一山道:是啊,隻要喜歡,怎會厭煩。

了塵道:施主看來滿是煩惱係心頭。

白一山道:大師何以見得?

了塵道:施主眉宇間舒而不展,愁容一片,怎會讓人看不出來。

白一山無奈地笑道:看來真是相由心生啊。

了塵道:一個人若是沉迷於酒氣,定是心中有解不開的煩惱。

白一山道:大師就沒有煩惱?

了塵道:有。

白一山道:那大師怎麼排憂解愁?

了塵道:彈琴。

白一山道:為什麼?

了塵道:酒雖然能讓人忘記痛苦憂愁,但醒來之後還是會有更多的痛苦憂愁,反複下去,就會陷入一個無限的循環,越喝越愁,越愁越喝,這樣下去何時是個頭?同樣一個人若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是,就會忘記自己,一個連自己都忘記了的人怎會有憂愁與痛苦?

白一山道:倘若一個人沒有喜歡的事呢?

了塵道:那就做自己該做的事,人生本來是痛苦的,隻是我們每個人在尋求解脫。

白一山道:大師尋到了嗎?

了塵道:尋找既是解脫,人生是一個過程,不是結果。

白一山道: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才會沒有煩惱?

了塵道:做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愛會解除一切。

白一山道:現在有這樣的人嗎?

了塵道:有很多,你就是一個有愛的人。

白一山道:我?

了塵道:嗯,隻是你太在乎自我了,在乎就會煩惱,得不到就會痛苦,近些年你劫富濟貧幹了一些事,本是心存善義之舉,可你的鐵屋成為禁地,江湖中的傳言你現在的財力富甲一方,愛你的姑娘也離你而去。

白一山道:你信嗎?

了塵道:若一個人的心是正確的,那他的整個世界都是正確的,你的心到現在為止還是正確的。

白一山道:大師何以見得?

了塵道:因為你是說書先生的弟子,三十年前,江湖中說書先生可是響當當的人物,隨武功不及少林掌門淨逸禪師,魔刀獨占春、劍神南風蘊,但其為人卻在魔刀獨占春、劍神南風蘊之上。

白一山道:你怎麼知道?

了塵道:少林淨逸禪師是本門掌門,而且是我師父,他在世時跟我講過,昔年說書先生白文爍手中一本書,一把扇在江湖聞名於世,而你手中的這把扇子是用昆侖山上的錫鐵經千錘百煉鍛造滾壓如紙一樣薄的薄片,再用金線把這些薄片連接起來而成的。

白一山道:正是。

了塵道:我門師父已圓寂,書劍先生退隱江湖,行蹤飄忽不定,再不過問江湖事;而神劍與魔刀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隻是近些年來才說劍神南風蘊臥病在床多年,而魔刀獨占春已不知去向,隻是他那把刀又在江湖中出現,奇怪的是盡未有一個人死於其刀下;看來正如你所說的不在與刀,而在於用刀的人。

白一山道:我爺爺也這樣說過,做人比什麼都重要。

了塵道:近些年在西域崛起的魔城城主也未曾踏入中原,現在因何而來,讓人摸不清。

白一山道:總會明白的。

因為他想弄明白,他是一個好奇心極強的人,隻要不知道,隻要想知道,他就會想盡一切辦法知道。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