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年輕小夥子,就算沒有在體育館練習過,也足夠讓一個壯漢畏懼三分。
馬小樂前麵,6個人都把上衣脫掉了,露出銅牆鐵壁般的胸肌。
馬小樂輕輕籲了口氣,說一點都不緊張,那也是假話。
馬小樂給大家示意一下,轉身走到飲水區,拿了瓶沒開的礦泉水,旋開蓋子,仰頭喝了半瓶,兩個手臂上下活動保持靈活性,和李小龍一樣,跳躍著雙腿,向6人靠近。
師傅曾說,李小龍的功夫,從電影裏看,就不是假的,完全是真功夫,之所以每次近敵時要跳躍身體,就是能隨時保持自己肌肉的靈活性,李小龍身材和個子並沒有什麼優勢,所以麵對敵人時,靈敏性是致勝的法寶。
靈敏性就是快,攻其於未然之間。
6人剛才眼睜睜地看著三個同學在馬小樂麵前潰敗,現在都不敢掉以輕心了。一步一步向馬小樂逼近,練練一聲令下:“打!”
6人同時向馬小樂全身各處攻到。
亂拳和腿就像是一張網,馬小樂卻在變成網之前就堅定了對策!
像這種情況,仍然還是一個字——快,狠和準可以暫時放在一邊,馬小樂雙腿輕飄,身子重心向前,拳頭開道,打開一個缺口,人已如同鬼魅一樣衝出包圍圈!
教練看著這一幕,額頭流下汗珠,自語般驚道:“見鬼了!”
人打到外麵,就得先撕碎人群的某一部分,馬小樂利用不到一秒的時間,上衣就被他甩了出去,胸肌比起6人中的任何一個,不以為奇,但臂部肌肉可人,都是一條一條的精肉。
馬小樂把6人分成三個部分,先撕碎中間部分,之所以要先撕碎中間部分,這個在武學上是很有講究的,如果先撕碎兩邊的,勢必給離人較遠的敵人留下觀察優勢。
所以,打群架時,師父曾說,一定是先打中間,力挫中部,威懾兩邊的人,再趁敵人驚慌之時,取一端擊殺。
馬小樂念到身動,向中部衝刺!
這一招天衣無縫,三人被強大的衝擊力橫生撞開,一人屁股重重地跌於地麵,發出痛苦的嚎叫!
再飛速轉身時,這一次,左邊的二人像是看到了馬小樂經過秒速衝刺,臉色漲得通紅,生怕再次落敗的二人腳踏著一個倒地同學的身體,瘋了一般向馬小樂後背踢去。
正要得手的馬小樂預感到背後的強風,身子一轉,兩手各接了一支鞋子。
“噢——”悶哼聲不是從別人口中發出,是從馬小樂的口中發出,原來剛才轉身的速度還是沒有預想的快,被左側的一人鑽了空子,後背吃了一拳!
雙手接著鞋子一送,馬小樂後退一丈,被送出的二人沿著地板像擱在冰麵上一樣,飛快地滑動了十多米才停了下來,屁股已磨得發燙。
馬小樂背後吃了一記重拳,胸口一悶,動作就沒有剛才犀利了。
所以,武學上說,受人一拳,好漢白忙。和電影裏是不一樣的觀念,電影裏為了表現主角的堅強,以激起觀眾對其命運的牽掛,一個打得全身是血仍然站起來誓不服輸的人,實際生活中,是不真切的,不是說沒有這樣的人,是很少很少。
所以,馬小樂的師傅告訴他,拳貴在精,避字決重於打字決,一個人隻有先保住自己,才可能有永不熄弱的動力。
馬小樂反手去撫摸自己的後背傷痕,得勢的二人仿佛想要在教練男子麵前邀功一般,乘勝追擊,二人掄著重拳,如同兩個沙包一樣向馬小樂襲來。
“停——”
一個聲音突兀地響起。
眾人一看,聲音竟是發自教練男子。
教練男子示意衝向馬小樂的二人停下來,叫他們退後,所有的人不知這教練是什麼意思,這是玩什麼花招。
為什麼在這勝負立決的最緊要關頭喝停了自己學生。
連馬小樂也感到有些摸不著關腦。
所有的人都看著教練男子,但見他穩步走向馬小樂,站直身子,深深地向馬小樂彎腰鞠躬,道:“馬大哥,功夫很了不起,請受小弟謝狂一拜!”
馬小樂一愣,但自稱為“謝狂”的教練眼裏所呈現的並無虛假。馬小樂雙手扶住謝狂,道:“客氣了客氣了,怎麼搞的跟古代一樣,哈哈哈……”
PS:其實在本我來說,並不是非常喜歡打鬥情節,但老馬說他一生的流程不能落下任何一段有紀念意義的事情,隻能希望喜歡都市生活類小說的小夥伴加以耐心,後麵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