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把“客卿”看成是企業的添加劑(1 / 2)

一個企業的發展,不僅需要內部人員的齊心協力,還需要得到企業外部人員的支持和幫助。如果能夠借用“外腦”,既能增強企業的發展,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又可以廣交朋友,提高企業的知名度。

李嘉誠年幼的時候,父親曾給他講過戰國時代孟嚐君的故事。孟嚐君門客三千,誌士能人比比皆是。他幾乎成了古代中國賢能的典範和化身。

孟嚐君為什麼能夠功成名就,名垂千古?因為他深明大義,求賢若渴,對賢能之士以禮相待。於是各地身懷絕技的名人高士紛紛投其帳下,為其獻策獻力。

李嘉誠在事業逐步發展,締造商業帝國的過程中,其用人之法也頗有些孟嚐君的風範,他以自己的信譽和重用人才的作風吸引了許多“客卿”來為他出謀劃策,鼎力相助,甚至不圖報酬者也比比皆是。

他虛心坦誠,心胸寬廣,不但善用身邊的人,而且極會利用外腦的智慧。李嘉誠能有後來的輝煌,“客卿”之功也不能不提。

李嘉誠曾鄭重地對記者說:“你們不要老提我,我算什麼超人,是大家同心協力的結果。我身邊有300員虎將,其中100人是外國人,200人是年富力強的香港人。”300員虎將,除李嘉誠的左膀右臂外,便是總部與分公司的負責人,以及在長江係掛職或未掛職的“客卿”。

“客卿”之中,就數大牌律師李業廣與當紅經紀杜輝廉兩人的影響最大。

其中,李業廣是“胡關李羅”律師行合夥人之一。李業廣還持有英聯邦的會計師執照,屬於“兩棲”專業人士,在業界有著很高的聲譽。

人們都說李業廣是李嘉誠的“禦用律師”。李嘉誠說:“不好這麼講,李業廣先生可是行內的頂尖人物,我可沒有這個本事獨包下他。”

事實上,在當時來說,確實是這麼回事。因為當時的李業廣身兼香港20多家上市公司董事,而這些公司的市值總和已超過了全港上市公司總額的四分之一。另外,李業廣還是許多商界富豪的高參。

其實,李業廣並不是那種見錢眼開、誰給的錢多就幫誰的人。雖然一般的大亨很難請得動他,但隻要是他敬重的人,沒錢他也會鼎力相助。

李嘉誠正是李業廣所敬重的人物。因此,長江上市之初,李業廣便是首屆董事會董事;長江擴張之後,李業廣又是長江全係所有上市公司的董事。僅此一點,足見兩李的關係非同尋常。

李嘉誠自然是一位徹底的務實派,他邀李業廣進董事局,絕對不是拉虎皮做大旗,虛張聲勢。

在香港這片商業領地上,拉名人做企業董事的人比比皆是,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李嘉誠認為這樣做沒有多大必要,他本人更是不會那樣做的,況且,他自己的名氣比對方更大。

李嘉誠之所以重用李業廣,是出於他對李業廣的敬重。因為李業廣有著淵博的學識,且能夠學以致用。長實的不少擴張計劃,就是兩李“合謀”的傑作。

李業廣做事一慣甘處幕後,保持低調。直到1991年,李業廣出任香港證券聯合交易所董事局主席後,才一鳴驚人。因為香港證交所董事局主席的位子可不是人人都能坐的,在他之前,任聯所的主席個個都名滿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