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在談判桌上討天下(1 / 3)

怎樣憑一張嘴在談判桌上討天下呢?對於一個公司來說,談業務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環節。有人談得高明,能把談不成的生意談成;有人貪心,把本來可以談成的生意談得“四分五裂”。導致引發上述現象的原因,關鍵要看公司談判者的製勝策略和賺錢策略,不可隻讓自己賺,讓別人賠,而是要有雙贏戰術,大家都掙上一點,什麼事就都好說了。請談判者記住:一張好嘴,再加一顆智腦,所有的對手都不是對手。

1.談判是每個公司都遇到的大問題。如果你是一個善於談判的高手,那麼就要靠火眼金睛偵察對方的“線索”,並從中找到談判的感覺,這是談判成功的製勝法則。

2.談判雙方都是“針尖對麥芒”,因為一定要會接對方的“問題球”。這是談判的成功製勝法則之一。

3.談判時學會躲閃功夫,也是成功的一大製勝法則。換句話,避實就虛原則在談生意中是很有用處的,有材料表明,在談生意開始時,對結果要求越高,其結果越會盡如人意。4.談生意,重要的是設計報盤。確立你的最高目標,即你可以達到的最大利益;你的最低目標,即你能達到的最小利益。

盯住對方找感覺

談判是每個公司都遇到的大問題。如果你是一個善於談判的高手,那麼就要靠火眼金睛偵察對方的“線索”,並從中找到談判的感覺,這是談判成功的製勝法則。當你最終走到談生意桌前時,你就得對自己要求嚴格點了,不僅要認真傾聽對方的話,還要認真地把思想集中在事態的發展上,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就能更多地了解對方的感覺、動機和真實需要了。當然,專心傾聽不僅要聽匿對方說些什麼,而且要發現有哪些話沒有說出來。人們是不願開門見山直截了當的,但也有人不願拐彎抹角、躲躲閃閃和有意捏造。你是否有一雙偵察對方線索的火眼金睛呢?近年來,對線索的研究和解釋已經很流行了,因為一個線索就等於一封間接發來的電訊,它的意思可能要比直接信息更晦澀一些,所以需要破譯。假設你想向你的老板兜售一個合理化建議,在你開始解釋時,你看到老板兩眼盯著窗外的一根電線杆,這個暗示本身也沒什麼意義。你繼續往下說,這時老板仰到椅背上,雙手構成一個尖塔形,他眯縫著眼睛看著你,這又是一個線索。把它跟第一個暗示連起來可能就有意義了。盡管如此,你還在繼續往下講,老板開始用他的手指關節叩打桌子,這又是一個線索。跟前麵兩個暗示構成一個圖形。這時老板站起身,用一支胳膊摟住你的肩膀,開始把你往門口推,這又是一個暗示。如果你中途覺醒了,這個暗示圖就明亮可見了。你已到了門口了,老板的眼神是遲鈍的,他向你點頭再見。如果你能察言觀色的話,你應該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了吧。而從頭到尾,你獲得這一信息隻是通過一些線索的暗示得到的。談生意線索一般大致分為三類:

(1)無意露出的線索即對方的行為或語言無意中露出的信息。

(2)言語線索即聲調和語氣發出的一種跟所說的話有矛盾的信息。

(3)行為線索即身體表達的語言,如身體姿勢、麵部表情、視線、手勢、坐位的地方、誰輕輕推了誰一下,誰在誰的肩膀上拍了一下,等等。我們都生活在一個非語言信號不斷地發射和接收的世界裏。我們自嬰兒時代就學會了不用語言來向別人表達自己的需要了。這個本能被我們保留下來,表現如挑眉毛、眨眼、觸摸、皺眉頭以及交談時不願盯著對方的眼睛瞅等。這些都是暗示,是給我們線索,讓我們去抓住事情的變化和本來麵目。現在人們對非語言信息——即線索的表現和釋義十分熱衷,關於這一主題的出版物也越來越多,權威人士還給它賦予正統性,稱其為“人的空間運動學”,專門研究空問和人在空間的運動。這種無聲語言在談生意中的價值肯定是有限的,大部分身體語言傳達的意思是明顯的。

(1)作為一個談生意者,在任何交際中你都得敏銳地覺察非語言暗示的含義,甚至聖保羅也告誡人們:“筆能殺人,而精神給人以生命。”所以在談生意期間應迫使自己向後站,這樣你就能用你的“第三隻耳朵”聽和用你的“第三隻眼睛”看了。這種向後站的態度就能使你聽到對方固有的非語言環境裏的意思,使你看到全貌。在談生意中,線索是有意義的,它是一簇意思中的一部分,還同時指明運動的方向。雖然說孤立地解釋一個舉動是白費時間,但對真正含意的敏銳覺察是很重要的。

(2)通過觀察對方的讓步行為,常常能獲得談生意所需要的關鍵信息——真正極限。真正極限,即對方為達成協議準備做好的最大犧牲,換句話說,就是賣方的最低售價和買方的最高出價。假設我跟你談生意購買一套昂貴的立體聲設備,我的預算支出是1500美元。因為你賣的是新產品,你想看看顧客對這種複雜的新工藝技術的反應,所以你盡量要多賣錢。如果我的第一次出價是1000元,第二次出價是1400元,那麼你可能認為我實際上會付1600、1800元,甚至3000元。為什麼?因為我從1000元到1400元上漲的幅度太大了。這時,即使我發誓我隻有1500美元,而且這是真實的,但是處在明顯的競爭交易中,你是不會相信的。這一點確鑿無疑。人們傾向於禾相信對方的聲音,經驗告訴我們,讓步行為的增額乃是真正權限的最精確的氣壓表。

與對方的問題接上頭

談判雙方都是“針尖對麥芒”,因為一定要會接對方的“問題球”。這是談判的成功製勝法則之一。賣方如若遇上買家拋出問題球時,該怎樣反應呢?以下是我們的建議:

(1)檢驗問題是否真的存在。一般來講,預算總是有彈性的。

(2)在談生意之前,多準備幾套計劃,以備不時之需。

(3)如果你不能立即回答對方的問題,可告訴他,讓我想想。

(4)弄清楚對方決策的是哪些人,他們對想要買的東西是否已有決定。可能他們對你所提的條件很滿意,根本無需更改。

(5)改變付款時間。如果買方現在錢不夠,也許過一陣子就會有了;或是你可以讓他分期付款;或是等聖誕節過後再付。

(6)搞清楚錢掌握在誰的手上,誰是最後付賬的人。

(7)讓買方也對解決自己的問題出一點力。別忘了,賣方在接住問題球時,實際上也逮住了一個機會,因為,他大可借此向買方推銷另一項符合他們需要,並且利潤較原先更高的產品。不過,若想兩全其美,賣方最好在談生意開始之前即捫心自問:“萬一買方把問題丟給我,我該怎麼應付呢?”如果應付得當,那買賣雙方就能順利地達成協議了。買方拋出問題球時總是這樣說:“我真的很想要你賣的東西,可是我就隻有這些錢。”麵對這種殺價招數,賣方應該這樣回應:“我也真的很想跟你做成這筆生意,但我們得先解決幾個簡單的問題。”比如:

(1)這張訂單至少要100美元。

(2)要買42尺碼的貨可以,不過你得再訂一些48尺碼的貨。

(3)這機器至少有兩年的保證期。

(4)如果你堅持這個價錢,那我們隻能半年內把貨交齊。

(5)如果你訂單全要的話,我們一定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6)這是我們的樣品,如果你能接受的話,我們會在價錢上給你優惠。

(7)我們可以做到,不過你要先調整一下設計,以配合我們的生產線。

(8)如果你先付給我們1萬美元的訂金,這就成了。

學會躲閃功夫

談判時學會躲閃功夫,也是成功的一大製勝法則。換句話,避實就虛原則在談生意中是很有用處的,有材料表明,在談生意開始時,對結果要求越高,其結果越會盡如人意。談生意中的買主總是製造些麻煩,而且虛虛實實,他們的目的是:

(1)降低賣方的期望值;

(2)給自己創造回旋餘地;

(3)向他們公司裏的同事證明自己是談生意高手;

(4)給賣方的談生意人員創造方便,使他們能輕鬆地回公司交差。總之,避實就虛原則告誡談生意者不要簡單地把談生意設計成一些幹條條,應將它設計得豐富些,因為對方有些要求隻是在避實就虛。買方想用一根光禿禿的骨頭換取有價值的東西,不要讓對方輕易得逞;賣方也充分運用了他們的想像力製造一些麻煩。避實就虛策略會給你提供足夠的進退餘地。即使無法讓步,也應讓你的對手有東西拿回去交差。下麵是一些應付避實就虛原則和策略的具體步驟:

(1)要有耐心,不重要的問題自然會顯現出來;

(2)通過非正式會談了解實際的問題所在;

(3)對有些問題聽之任之,置之不理;

(4)建議在不相關的問題上進行統一妥協,一次性地解決一些問題:

(5)抗議對方在掩蓋問題實質,並且浪費時間。

做足了報盤的學問

報盤成功的製勝法則何在?談生意,重要的是設計報盤。確立你的最高目標,即你可以達到的最大利益;你的最低目標,即你能達到的最小利益。你還應當將實際談生意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有利的、不利的因素都考慮到,留出足夠的討價還價的餘地,以便你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做出一定的讓步。你要考慮究竟怎樣報盤才會使你獲得主動並實現你的經濟利益。要做到這一點,首先你自己心裏先得有個底,即在全麵了解本方情況和對方情況的基礎上,對各種數據和材料進行分析研究,這樣,你所規劃的報價幅度就會合理,否則,就不免會帶有一些盲目。報盤結構的順序安排可以視情況不同有以下形式:先易後難,先甜後苦,給困難問題的討論打下基礎;先難後易,先苦後甜;混合型。無論什麼方式,都應根據實際情況來定。一點點向對方提出要求,直到取得優惠條件為止。正如你想得到一根香腸,而你的對手把它抓得正牢,這時,你不用去搶,你可以要求他先給你一點點,對方可能並不在意,然後你再向他要一點,然後再要,用不了多長時間,整根香腸就非你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