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身而動,看到了昆明湖的汙垢,朋友說有辱斯文,斷絕詩意。我卻因此覺得昆明湖更加迷人,包納聖俗,吞吐精華與糟粕,乃是一真性情之湖。想起早年寫的一對聯,雖然不甚貼切,也牽引過來:天高地迥;河清海晏。星宿逸輝,牛鬥影嶺南沃土;玉皓蜇光,江河湧塞北擎沙。
和友人又攀上佛香閣,一路拾階而上,倒也辛苦。友人問:這麼累登上閣頂,也不過是高瞻遠矚,四顧湖山而已。我道:我們就猶如求索者一步一攀岩,步步維艱卻樂在其中。我在想我左腳一踏就是乾坤,右腳一踏就是神州,分明感到了自己腳下的重量,也不敢故作輕浮。驀然回首,小丘鬱鬱,草木蔥蔥,都被甩在身後,這時那昆明湖慢慢顯出身影,真如--猶抱琵琶半遮麵。我邊走邊撫摸著這些曆經年月的牆石,感受著曆史的滄桑和悲愴,感受著許久之前皇氣彙聚於此的磅礴與壯闊。繼續攀登,腳下宮殿收進眼底,果真是一個個四四方方的四合院,整齊規劃而又錯綜複雜,拘謹中不失大氣,通俗中不失皇氣;而昆明湖終於可以看見全景了。
登高矚目,果真一覽天下小。想那大清帝君,屹立於此,遠眺湖光山色,左右林山鬱鬱蔥蔥,前方宮宇井然成群,湖山清秀,天高雲淡,江山一片靜好,不覺得心懷壯飛,矚目四顧,王者之氣皇族之勢洶湧而動,傲視天下,睥睨萬物。真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一代帝君,進則君臨天下,退則隱入湖山,榮耀莫為之屬。
此時,昆明湖當如一眼眸,閃爍著亮光,像是希冀,又像是祈禱,幼稚而又溫柔。引目四望,又覺得好笑。右邊是千古遺風,左側是現代風雲;左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右山清水秀,寂寥曠然。這分界線就是頤和園。難道人必須要躲到這些湖山之中才能遠離時代的紛爭?才能忘記現實中的虞欺我詐?才能忘記世態的炎涼冷暖?我們在這裏才能安靜,才能思考,才能放下偽裝,才能撕下麵具,才能張開懷抱,才能敞開心懷--我們落到一個隻能與青山綠水私語心聲的地步,實在是一種悲哀。想想這份山巔之風吹過,明天的我還是那個對著影子訴說的我,還是那個對月獨酌的我,還是那個在冷夜的孤燈下寂寥的我,也不禁一聲歎息。
駐足良久,和友人奔赴蘇州街。像我這個沒有去過江南的人,隻能暗想江南清清如碧的江水,婀娜多姿的女子,醉人心懷的微風,引人入夢的小雨,步履輕輕的雨巷,隨風舞動的酒旗。
我以為很多景區失敗的地方在於前麵光鮮照人,背後卻藏滿汙垢;幸而頤和園不屬此列。沿著嶙峋的怪石小徑而下,便看到一個小江南。希望她不會讓我失望吧。沿著窄窄的台階,扶著光滑的扶把,終於到了蘇州街。蘇州街是一個單行道,我們需要繞行一周。我想這就是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小江南,是江南卻像桃源。先經過一個棧道,斑駁的漆色已經褪去,但卻頗有些歲月的味道。而棧道旁則是一道靜水,我覺得這是我見過最靜謐的地區。水平如鏡,沒有半點漣漪,左右兩側都是綠意盎然的草木,淡淡的陽光投射到左側的林木上,而右邊則是幽暗深邃的灰暗。湖麵上倒映出天,泛出七色彩暈,又有林木倒影,仿佛天外天,湖外湖;我往水麵一看,仿佛自己的靈魂也被牽引去了,使我不敢正視,果真是--“大自然美得讓我失去了言辭。”水清澈到了骨子裏,使我不敢和自己相視,我知道這隻是自我的陰暗麵在作祟--水是淡藍色的,天色昏暗,天是暗藍色的,空中的血月照在湖麵上竟也泛不起明朗的光,湖麵隻有淡淡疏疏的粼粼波光,陰影,黑暗籠罩著,四周響起嘶嘶嗚嗚的怪叫,風是那麼的冷厲冷清,這是多麼的恐怖,陰森,冷清,淒慘!不可不可褻玩也。內心的陰暗麵膽戰心驚,不敢正視!一身冷汗的我猶如受到了洗滌,再次凝望這汪碧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