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幫助老板“開源節流”(1 / 1)

很多員工認為,為企業創造利潤是老板應該做的,而沒有意識到這也是自己分內的職責。市場經濟條件下,“利潤至上”是企業的原始推動力,是企業存在、發展乃至服務社會的根本。所以,老板們都希望員工頭腦中有一個簡單卻至關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每一個公司的成員都有責任盡力幫助公司賺錢,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利潤。

那麼,我們要怎樣做才能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利潤呢?需要我們在工作中做到開源節流。在經濟學上,有一個千古不變的致富秘訣,那就是“開源節流”。所謂的“開源節流”是指在穩定經營的基礎上增加收入,節省開支,這恰恰是老板夢寐以求的。為老板節約成本,就是為老板創造利潤,你有了這個概念自然會博得老板的歡心。同時你還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提升自己的工作業績,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利潤。

要做到“開源節流”,首先我們要在腦海中樹立節約的意識。你不要以為一滴水、一度電不算什麼,任何東西都是積少成多的,長期積累下來的成同是驚人的。從小事做起,我們就會發現積“小”成“大”的意義。有一個糧食倉庫的看管員,在糧食進庫的時候,把粘在麻袋上的糧食和落在倉庫門口的些許糧食都收集起來。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十幾年過去了,那位員工收集的糧食已經多達5噸。雖然在有些人眼裏5噸糧食根本不算什麼,但是正是這5噸糧食代表著他的成本觀念。

再舉一個“節約一度電”的例子來說明成本觀念的作用:節約一度電對個人而言,十分容易做到,如少開幾個小時燈、少看一會兒電視、多用用節能燈即可。據有關環保專家算過一筆賬,每節約一度電就相當於節省0.4千克的標準煤和4升水,同時減少了0.272千克粉塵、0.997千克二氧化碳和0.03千克二氧化硫的排放。

可見,節約一度電不僅節能還環保。上海市規定,當氣溫達到或超過35攝氏度時,關閉所有景觀燈。有關部門估算,由此節約的電力就可滿足3萬多戶家庭的夏季用電。你想想,如同中國人能夠人人節約一度電,13億多度電會帶來多少光明?你可以看到在公司裏節約水電,雖然是舉手之勞,也會為老板節約很多的成本,老板心裏自然是無比的高興。

經濟全球化使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麵臨的形勢也越來越嚴峻。為此,除了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之開,有效地降低運營成本已經成為多數企業競相追逐的目標。道理很簡單,在利潤空間日趨減小的情況下,誰的成本低,誰就可以獲得生存和發展。

另外一個迫使企業尋求低成本的原因是能源與原材料成本的提高。尤其在中國,這個問題已經成為製約企業發展甚至影響國家經濟前景的“瓶頸”。因此,作為公司的一員,樹立成本意識,養成節約習慣是一名員工應盡的職責。

除了要養成節儉的習慣外,一位負責的員工還應當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價值,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在微軟公司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跳槽到微軟的推銷員認為自己非常優秀。有一個月,他拜訪了10個客戶,鹹交了5個,在任何的業務單位,拜訪10位客戶成交5個已經算是高效率了。於是這個業務員找到比爾,蓋茨說:“老板,我拜訪1O個客戶鹹交了5個,你是不是應該給我一輛車或是發一點獎金?”

比爾,蓋茨看了他一眼,聳了聳肩膀說:“10個客戶鹹交了個,另外5個被競爭對手給搶跑了。你居然還敢跟我來要獎金!”於是這個人立即找到那5位客戶,說服他們不要買競爭對手的產品,也鹹為了微軟的客戶。

10位客戶都被自己拿下,於是業務員又去找比爾,蓋茨:“報告老板,10個客戶成交1O個,完美無缺的演出。”比爾,蓋茨還是不滿意:“你這個家夥,又在浪費時間,你告訴我成交的客戶對微軟公司的業績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我問你,第11個客戶在哪裏?”

業務員一聽傻眼了,在其他公司他都是頇尖的,可到微軟公司,竟然被臭罵兩次。下一個月他更加努力,一共拜訪了11位客戶,又全都鹹交了。於是他又找到比爾,蓋茨說:“老板,你看,我拜訪了11個鹹交了11個,鹹功率1OO%。”

比爾,蓋茨說:“你已經被開除了,因為其他業務員都拜訪並且鹹交了12個以上,你是公司的最後一名。”

一名不能為公司創造更大利潤的員工不可能是一個負責的員工。當你有了替公司賺錢的責任感,自然會付諸行動。如果你十分明確自己對公司盈虧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就會很自然地留意到身邊的各種機會,而且隻要積極行動就會有收獲。

如果你想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有所發展,成為老板器重的人就必須牢記為公司賺取利潤才是最重要的。無論是開展工作也好,服務於老板也好,必須把努力的目標放在如何幫助公司賺到錢和節省錢上麵,僅僅做一個聽話的職員,在老板心中的印象並不是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