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數日,一行人已來到了江夏郡。
江夏郡是荊襄九郡最靠近東吳的一郡,原為黃祖所鎮守,不久前黃祖兵敗身亡,江夏郡為東吳所奪,孫權本想讓甘寧守江夏,但怕孤城恐難接應,最終聽從張昭的建議,棄城而去。劉表失而複得,遂派五千兵甲鎮守。
劉琦這番前來又帶來了三千兵甲,再加上夏口的二千兵甲,也上了萬人之數,如今江夏郡兵多糧足,再加上曹軍虎視耽耽,有下江南之勢,東吳一時也不敢輕舉妄動,雙方水師隔岸相望,倒也太平無事。
知張傳峰將至,劉琦已率眾部將在江夏城的南城門口等候。這時見到張傳峰,劉琦趕步上前緊緊握著張傳峰的手,感激萬分,如果不是張傳峰幫他出這個主意,他恐怕早晚要命喪於襄陽城。如今他在這江夏郡,雖然帶來的三千兵甲乃是他的親信,但原有留守的兵甲不乏有蔡氏一族之黨,所以他現時最緊要的是牢牢抓住這裏的控製權,而張傳峰的到來讓他有了更加十足的信心。
當下要拜張傳峰為軍師,統領江夏郡的內外一切事務。
張傳峰在接到這個官職之前,也向劉琦說到了一點,那就是在未來的一年半載之內他會暫代軍師一職,待到這邊一切事情已安排妥善,他便會告辭而去。
劉琦連連答應,並且說已命人在江夏郡內全力尋找孫大師。
張傳峰這時才接過印章,和劉琦等人入城而去。
當晚,劉琦在府中安排了酒席,為張傳峰和高倩文接風。
席間,劉琦向張傳峰說道蔡夫人一心想讓劉琮繼位,而對他兄妹二人恨之入骨,這次到江夏來,也把他妹妹劉心如也帶了過來,以免遭受其害。
正說間,一位身上佩劍的十六七歲戎裝少女就走了進來,麵容俏麗,眉眼之間略帶英氣,頗是不凡。
劉琦向張傳峰說道:“這是舍妹劉心如,自幼喜歡舞槍弄劍,深得家父喜愛,荊州的將軍們幾乎都做過她的老師,傳授過她的兵法和武功,現在江夏的水師由她所掌管。”
劉心如向張傳峰和高倩文道了一禮,說道:“見過張哥哥和高姐姐,這些日子,我哥哥日思夜想,終於把兩位給盼來了,今日一見,果然氣度非凡,以後在江夏的日子裏,望兩位多多賜教。”
張傳峰和高倩文也拱拱手,於是劉心如依著高倩文也坐了下來。
席間,張傳峰問起江夏的布防情況,劉心如一一作答,並說道近來東吳那邊知曹軍欲下江南,現在也持觀望之勢,一時之間江夏倒也風平浪靜。
張傳峰深知將要發生的戰事,於是要劉心如多備一些大小戰船,並說此過些日子必有用途。
劉心如倒也詫異,如今江夏在與東吳對恃中呈守勢狀態,根本沒能力可進攻,現在主要的重點是江防的問題,比如多造箭塔和峰火台之類的設施,為何軍師要多備戰船?甚為不解,於是問道:“莫非軍師有破吳良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