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產業鏈突圍(2)(2 / 2)

正當小米盒子揭開麵紗之際,樂視馬上推出了配有1.5G雙核處理器的智能機頂盒——C1。在廣告宣傳中,樂視頻繁使用了“頂級配置”和“速度快4倍”來形容自家的產品有多麼霸道,另外還表明為C1構建的開放平台,可以為幾千款電視使用。

顯然,樂視的狙擊目標是小米盒子,它的回擊速度之快,恰恰證明了“客廳”是極為寶貴的“大蛋糕”。小米和樂視的競爭,刺激了一大批對手的野心和欲望,也帶動了這個市場的迅速成熟,不僅促進了產品的創新,也讓用戶得到更多的實惠。相比之下,小米的優勢是創新和營銷,而樂視的優勢是掌握著海量的資源。

小米通過對搶占客廳計劃的籌謀,為它的小米帝國奠定了基礎,也是雷軍活學活用互聯網思維的集中體現。

小米帝國

2014年,《福布斯》網站發布了一篇名為《蘋果得當心了,小米正進軍國際市場》的文章。文章中指出,小米帝國的擴張之路,使用的是毛澤東的農村包圍城市理論。先不說此文的內容如何,就是這樣的一個警示性的題目,足可以看出,連外媒都發現了小米正在擴張的局勢,可見,雷軍已經不滿足於讓自己的手機在國內和諸侯混戰了,他想要更大的成果——走向世界,去打一場世界戰爭。

小米在2014年宣布,今年計劃要進軍十個海外市場:印度、巴西、俄羅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墨西哥、菲律賓、泰國、土耳其和越南。此計劃一出,頓時讓人眼前一亮:這不正是一個強國崛起的節奏麼?

豐富的兵種,多樣的打法

如果小米真的在海外市場站穩了腳跟,恐怕最受打擊的就是小米崇拜的偶像——蘋果。就拿小米3和蘋果5C相比,小米3價格便宜,性能出色,如果不是死忠的果粉,真的沒必要為了一個咬了一半的標誌多花錢,畢竟,現在實用派的用戶越來越多。

2013年第四季度中,小米的出貨量達到730萬部,而同期蘋果的出貨量為700萬部。在2015年,雷軍給它的帝國戰略增加了新的任務:出貨量達到1億部!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小米隻有擴大市場規模,才能有十足的胃口吃掉新搶到嘴的份額。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小米在新興市場處於有利之位,因為它能夠接受薄利多銷。

在從穀歌離職的雨果·巴拉接手了小米的全球業務之後,隨即宣布小米將在國外市場推行相同的定價模式。此消息一出,讓那些謀取豐厚利潤的企業感到了壓力。它們意識到小米在新興市場的獲利能力具備了向發達國家發起進攻的資本。

對於小米帝國的向外擴張,不妨也可以看成是一種從本國市場抽離的行為,因為雷軍也多次表明小米並非想統治世界,即便有這種想法也不是現在。所以更可靠的觀點是,小米意識到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處於銷售額增長的瓶頸,上升空間有限,所以最明智的辦法就是開辟海外市場。

事實上,任何一個帝國的發展,往往都是因為本國資源的匱乏而“不得已”擴張,比如深居沙漠的阿拉伯帝國。

如果說一個季度的出貨量下滑或者上升並不足以代表趨勢。那麼兩個季度的連續下滑就可以說明趨勢了。2014年第一季度,工信部數據顯示,第一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減少9.8%。

2014年4月23日,劉作虎的一加手機正式發布,魅族MX3的價格調整到1799元,小米的三款新品也發布了預告。雷軍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辦法,舉行了小型的溝通會,發布了路由器。

在小米看來手機和電視,是為正道,小米盒子、路由器,是奇兵,它們彙合的目的隻有一個:成為一家有用戶、構成生態的平台級互聯網公司,而它的核心指標隻有一個,用戶過億。現在,小米的手機、電視、路由器等產品的屬性,決定了用戶的活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