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圍剿小米(1)(1 / 3)

自古有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小米在2011年以高性價比成為“攪局者”之後,各大手機廠商開始關注這個後起之秀,“1999”的常規定價也被視作洪水猛獸,讓智能終端市場掀起了一陣血雨腥風。

都說槍打出頭鳥,小米的走紅,也給它招來了一大批敵人,那些銷量遭遇挫傷的國產廠商,瞄準了雷軍猛烈開炮。大家拿出了罕見的默契去圍剿小米:一來是為了市場份額不丟,二來是為了維護各自的品牌地位。

小米,惹誰了?小米,怎麼打?

槍打出頭鳥

如果說小米1和小米2搶占了中低端手機市場可以被容忍的話,那麼紅米對低端手機的新衝擊,則是更多國產廠商拍案而起的舉動:QQ空間勢大力沉的預告大片,小米論壇上的火爆推介以及各個社交媒體的信息傳遞,讓小米這個名字再次被推到人們視野的最前端。

雖然在小米之前的魅族,也打出了高性價比的旗幟,但是在宣傳造勢上遠遠沒有小米這樣讓人恨得“咬牙切齒”。因此,小米一躍成為了破壞遊戲規則的代言人,各大廠商將所有以低價贏得消費者青睞的對手的憤怒,一股腦都宣泄在小米身上。於是,他們心動不如行動,以凶狠的劫殺和有力的回擊,對小米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圍剿。

在逆境中成長

毋庸置疑,小米已經成為中國手機行業的眾矢之的了。從2010年成立到現在,小米僅用了三年多的時間,憑借“用互聯網模式做手機”加上“MIUI+社會化傳播+網絡渠道”的法寶,成為了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互聯網企業。可怕的是,小米的崛起並非曇花一現,它在2013再次爆冷,推出了包括小米電視、紅米手機、小米路由器、小米盒子等智能硬件。另外,小米的軟件業務也沒有閑著,它大張旗鼓地向文學等領域擴張。這樣,低價硬件平台加上軟件生態群落,讓小米瞬間長出了三頭六臂,難怪雷軍會放出小米要在2015年的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的壯語。

就在小米持續發力之際,它的周圍漸漸聚攏了一些綠幽幽的眼睛,他們不是草原上的餓狼,而是手機市場中被小米衝擊嚴重的競爭對手——他們開始醞釀著一次絕地反擊。

2013年12月16日,在紅米推出市場之後,華為第一個坐不住了,它宣布推出兩款性價比極高的手機——榮耀3X和榮耀3C。這兩款手機價格不過千元,配置比紅米更高一些,所以明眼人能看出來,華為是衝著紅米發力的。

這個極具針對性的進攻,絕對不是偶然的。眼看著小米獲得了驚人的業績,自然有很多手機大佬在盯著它。華為在榮耀獨立後,任正非的棋盤,總會讓業界投入最大的關注,所以這次使出了殺手鐧,也得到了廣大“花粉”們的支持。

坦白地說,小米在營銷領域,絕對是一等一的高手,能夠玩得風生水起者,也很再找出第二個了。這也符合中國手機市場的現狀:意外常有,奇葩常在。從黃章的魅族到雷軍的小米,就是最好的證明。

有人將小米比喻為一夜高潮之後的意外懷孕,這種說法雖然聽著不雅,不過也真的反應了一個事實:小米的“發跡”是迅速的。當它從一個草根英雄一躍占山為王之後,就理所當然地開始了圈地運動,對十八路諸侯也有了將其擊敗的想法,於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拉開了序幕。不過,在大規模圍剿之前,還有一次小規模的討伐,那就是對小米1的進攻。

360的周鴻禕打響了“槍打出頭鳥”的第一槍,他用微博炮轟小米“暴利”,與此同時,周鴻禕還推出了360特供機,勢與小米一爭高下。隨後,北鬥手機網董事長譚文勝,也加入了圍剿陣營中。他憑借自己在手機電商行業的多年經驗,指責小米手機的性能和工藝一般,僅僅是便宜而已。於是,譚文勝馬上推出了性能和工藝與小米相似而價格僅為小米三分之一的小辣椒手機。雖說這個牌子山寨味很濃,但由於物美價廉,上市兩個月的時間,銷量就突破40萬台,導致小米手機青春版的售量驟減25%。

當小米1已成明日黃花之時,小米2以四核的優勢再次殺進市場,結果一下子讓其他品牌的單核、雙核機型成了“下裏巴人”。有著充足庫存的廠商坐不住了,他們掀起了一輪更加猛烈的圍剿。

這一次圍剿,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力圖將小米2狠狠遏製住。於是,在小米2發布前後不到兩天,四核機像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華為和騰訊聯手發布了售價1888元的華為四核飆機王;360發布了售價1499元的特供機V5;中興和北鬥發布了售價為999元北鬥中興小旋風U950……這些新品中,絕大部分在價格上都低於小米2。於是,有消費者開始吐槽:中興的U950與小米2相比沒什麼差距,可以用買一台小米2的錢買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