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門神(2 / 2)

包公陰陽兩界的地位本就無人能比,海瑞海閻王更是鐵麵無私,若是他們二人把守門戶,自然是可保萬全,就算地府閻羅王親至也未必能討到便宜的。

“好,咱們去準備吧,小基準備宣紙筆墨!”思思對南基吩咐道,我有些不解,網上索搜一張不就可以了嗎?怎麼還要準備宣紙筆墨啊,這是什麼情況。

南基答應了一聲便去準備了,“小哥哥,看來你和八爺的時間太短了,還是我給你說說吧,要想鎮住陰魂普通的門神可是不行的,你看家家過年時都帖門神,有幾個能夠鎮宅保命的!他們的門神是死門神,沒有仙氣,所以隻能嚇唬嚇唬小鬼起不了什麼大作用的!”思思這一說我才如夢方醒,原來貼個門神還有如此門道啊,可是這門神一般人怎麼可能畫的像呢,各種門神、年畫我都看過不少,都是畫工高超,難道思思真的有如此功力嗎?

思思拉著我向不遠處的一個小屋走去,思思家的並不大,每個屋子都很狹小,而這次思思拉我進的竟然是一間狹小的畫室,裏麵畫軸堆成了小山,筆墨紙硯擺滿了一屋子,而這次南基取出了一方端硯,看到這端硯我都震驚了,端硯本就明貴,而南基手中的端硯無論造型還是設計都是極品,用料之多也是前所未見的。

“用貢墨吧!”思思聲音中似有不舍,她緩緩走到畫桌前,看了看紙,又聞了聞便皺起眉頭來,“小基,你是不把年代弄錯了?”年代?我聽著都覺得驚愕,畫個畫用紙還要講究年代,很快我就明白過來了。她是要用宋紙。

“你真的舍得用金粟山藏經紙嗎?”南基的眼神有些難以置信,思思卻重重的點點頭。

金粟山藏經紙,我聽了這個名字都嚇呆了,這一張紙可就是幾十萬啊,金粟山藏經紙可是宋代特有的著名紙品。金粟山就是浙江海鹽縣西南的一座名山,山下有金粟寺,寺中藏有北宋時抄寫的大藏經。抄經紙上有朱印“金栗山藏經紙”字樣。

宋代文壇興旺,宋滅南唐卻被南唐文化深深的滲透進去,一代詞帝就曾花心思去研究紙張,很是用心。

“小哥哥,說到這宣紙呢,如今市場上真正意義上的宣紙並不多,市麵上常見的一百張紙中,不到二十張是真正的宣紙,其餘八十張隻能叫書畫紙而已。所謂書畫紙,就是在紙漿裏加上一點點稻草和其他原料製作出來的紙。書畫紙最大的缺陷是不暈墨。要知道,墨和紙之間是有感情的,墨被畫在紙上後,還要在紙裏生長,所以古人寫字、畫畫往往可以做到墨分五色,而現在卻難以達到這個境界了。”思思介紹的如此透徹讓我更是震驚,我目不轉睛的看著思思,期待她揮毫潑墨的瞬間。

思思沒再開口,她用花刀在自己的手腕上輕輕一刀,血柱直接射到了端硯之上,在一旁的南基迅速開始磨墨,思思單手劃開將紙鋪好,把我剛剛給她的鎮尺壓在宣紙之上,墨跡飛舞,思思身體轉動,轉眼間一副威嚴的包公畫像浮現在眼前,包公雙目如電,好像能勘破陰陽,正氣凜然威懾四方。

真是讓人震驚,沒想到思思竟然如此深藏不露,就這手藝當代畫家無人能出其右。隨即,思思手腕一翻將包公的畫像掛在了不遠處的畫架之上。

“備紙”思思繡口輕吐,說出了兩個字。我想想海瑞是明朝人可以用宋紙的,但是門神是貼在門上的,很少有人用那麼明貴的紙張,估計思思會用一張明紙。

果然不出所料,南基給思思拿出的是一張明代的回紋宣,思思這次沒再放血而是直接揮筆,一氣嗬成,海閻王的威嚴不光鎮鬼,就是活人看到都不由膽寒啊,他的形象躍然紙上,簡直讓思思畫活了。

看著兩幅墨跡未幹的畫像我還真有些舍不得貼了,這兩張畫要是放到拍賣市場都能拍過百萬啊!

我剛想誇讚兩句還沒等出口,思思就對南基說道:“小基,快去貼好吧,不然就晚了!”

南基捧著兩幅畫卷就往門外跑,我和思思也在後麵跟著,剛剛到門口就聽到陣陣陰風,南基嘟囔了一句不好,就飛快的跑了過去,他將兩幅畫迅速的貼在門上,在貼包公的時候,一陣陰風刮過,包公的袍袖被撕來了一個口子。

“不好,陰兵闖進來了!”思思的聲音急促的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