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計劃統計管理:
1)公司計劃統計製度的擬定和執行;
2)日常統計、統計分析與統計預測,提供統計報表、統計分析報告和統計預測報告;
3)負責對外統計報表的編報工作;
4)定額的製定和調整;
5)公司生產經營狀況預測;
6)公司經營目標的提出、修改和製定;
7)公司經營預算的編製;
8)負責公司生產經營計劃的製定、分解和執行監督。
(二)審計部職責範圍
審計部受財務總監領導,直接向財務總監報告工作,主要職責為:
(1)公司審計製度的擬定和執行;
(2)實施內部審計;
(3)配合外部審計部門和審計機構的審計工作;
(4)對公司各部門和人員的經濟問題進行財務檢查,並提出檢查報告書和處理意見;
(5)對財務部、投資證券部日常業務進行財務監督;
(6)宣傳審計法規。
(三)投資部職責範圍
投資部受財務總監領導,直接向財務總監報告工作,主要職責
(1)擬定公司各項投資管理製度,經批準後實施;
(2)擬定公司各項證券管理製度,經批準後實施;
(3)擬定公司股利分配製度,經批準後實施;
(4)參與公司各項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和論證;
(5)投資監管;
(6)投資風險控製;
(7)實施已決策的對外投資;
(8)協助財務部進行公司投資規劃。
(9)投資信息庫的建立、維護;
(10)其他相關職責
第三(節)財務管理綱要
第一條預算管理
1.預算控製
預算是使用廣泛的有效控製工具,是貨幣化的計劃。企業每個部門都要編製預算,並盡可能毫無遺漏地覆蓋所有企業活動。
(1)企業應實行全麵預算管理製度,明確預算範圍、內容、職責。
(2)預算編製一般自上而下或上下結合磋商而定,經彙總協調後審批下達執行。
(3)在預算控製中,有關實際績效數據由財務人員定期收集、整理,並就偏差作出真實原因解釋或提出校正建議,最後反饋給有關管理者。
2.主要預算內容
(1)銷售預算。根據企業目標利潤規劃和市場情況編製,具體可分產品類別,按銷售額、銷售稅金、銷售成本、銷售利潤反映。
(2)生產預算。根據銷售預算確定銷售量,考慮期初、期末存貨水平,按單位或總量生產要素消耗量計算,包括材料消耗、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等預算。
(3)期間費用預算。根據經營規模、銷售水平和負債狀況編製,包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預算。
(4)營運資金預算。主要反映與公司正常營運有關的短期收入與支出。
1)收入主要包括:現期收入,收回前期應收款項和票據,需籌措的短期資金等。
2)支出主要包括:需支付的材料款、工資、費用、稅捐、應付款、借款和利息、購買資本等。
(5)資本預算。反映公司負債、權益的預期變動和增加資本的投向,按籌資及投資兩個內容進行可行性分析,並詳細反映。
(6)損益分配預算。反映公司在預算期的利益總額及其分配情況,依據企業銷售、成本、費用、投資以及營業外收支情況,結合公司收益分配辦法編製。
(7)財務狀況預算。反映在預算期末,企業各有關資產、負債及權益項目的預算執行結果及變動情況。所以預算覆蓋銷售、成本、費用、損益、現金流量、長期投資等財務經營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