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果不好意思的搖搖頭。
司機很熱情:“講的是一個女孩叫桃花,她爸爸是個采藥師,有次去采藥,突遭土匪殘忍殺害,桃花也被土匪追殺,被逼跳崖,沒有死,她開始為父報仇。紅軍的一支遊擊分隊來到晉東,她想參軍,紅軍不接納她,桃花幹脆自己打土匪裝。後來,還是參加了革命,曆經很多生死磨難,桃花與相愛的戀人也在戰火硝煙中結為終生伴侶。這歌彭麗媛唱過的。我們這邊人都會唱。剛才那大爺每天上山都扯上兩嗓子。”
小夏問司機:“你認識他?”
司機說:“我們村的,可熟了。他可是個有故事的人。他是北京人,老北京。他爸爸他媽都是北京大學教授,文革期間被迫害了,他到我們這邊插隊,就留在這了。他年輕時候老有才了。乒乓球打得好,據說他小時候跟郭躍華一起打,比他打得還好呢。郭躍華你們知道嗎?”
果果和小夏都搖搖頭。
司機接著說:“你們年齡太小了,我們這個歲數的人都知道他,他是世界冠軍。他比他還有天資,但是沒堅持下去。他還會表演,插隊時候經常搞文藝彙演,跟他搭檔的好幾個現在都在我們太原電視台山西電視台了,他不知道咋回事,後來不演了。不管怎麼說吧,人呢,你就得抓住一個東西,堅持下去,是吧,堅持個十年八年肯定能成功。不過,他過得挺樂嗬的。他有個寶貝兒子讀了北大,現在在北京工作了。他可寶貝這個兒子了,從小手把手的教啊,那孩子也聰明聽話,從來不跟村裏別的孩子玩,整天在家寫字看書,後來考上了北大。也在培養吧,這老頭天天盯著兒子可緊了。”
果果問:“那孩子多大了?”
司機笑了,“比你還大呢,現在在北京工作了。買不起房子啊,老頭兒每天來挖蘑菇都是給他兒子攢錢買房子呢,聽說今年就能買了。”
果果暗想:多少人夢想的北京啊,許多人聽見北京兩個字眼睛就會放出光芒,在邊遠地區,家裏有個孩子在北京,父母走起路來都像踩著祥雲。北京的年輕人背後不知道站著多少挖蘑菇的老伯伯,他們把一生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像螞蟻一樣竭盡全力的做孩子腳下的墊腳石,希望他們能夠在北京站穩腳跟,成為北京人。
小夏說:“天啊!要是我,我才不去北京呢,讓爸爸媽媽為我付出這麼多,還不如幹脆去個小城市,讓爸爸媽媽早點享清福好呢。去哪裏不是一輩子啊!”
是啊!去哪裏都是一生,夢想這個東西在你沒有實現她之前,她就一直誘惑你,這個誘惑讓你哪怕穿越荊棘也不覺得疼,跋山涉水也不知道累。老爺爺如西西弗一樣,每天充滿激情的挖蘑菇,看似荒謬,誰能否認他活的非常幸福呢?假若把他這個為兒子買房子的夢想拿掉,他還會這麼幸福嗎?我們隻能活一生,怎麼都是荒謬。有的人看破人生,幹脆不去滾石頭了,找個清靜的地方修身養性;有的人明知道石頭是滾不完的,依然沉浸其中,不可自拔。因為他根本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