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在實戰之中不斷地積累經驗(1 / 2)

任何大的事業都是從小的開端做起的,宗慶後是白手起家的代表,當中的艱辛和汗水恐怕隻有他自己最清楚。“文革”之後,宗慶後從一個小小的銷售員做起,在實踐中不斷的積累經驗,為以後的事業打好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任何大的事業都是從小的開端做起的,宗慶後是白手起家的代表,當中的艱辛和汗水恐怕隻有他自己最清楚。“文革”之後,宗慶後從一個小小的銷售員做起,在實踐中不斷的積累經驗,為以後的事業打好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宗慶後銷售的起步要從他在杭州電表廠的經曆說起。

當時的杭州地區電度表廠非常的多,很快市場就呈現出飽和的狀態。各種鄉鎮企業如雨後春筍發展起來,給杭州電度表的市場帶來很大的衝擊。杭州光明電度表廠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生產的電度表和本地區其他的電度表相比沒有多大的優勢。杭州光明電度表廠的境遇每況愈下,宗慶後這時候坐不住了,身為廠裏的銷售管理員,工廠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是息息相關的,這個時候就要挺身為廠裏的銷售做出業績。於是在廠領導的授意下,宗慶後開始了外地推銷之路。這次推銷對於宗慶後是一次機遇也是一次挑戰,他要背上近百斤的電度表樣品外出尋找經銷商,道路之艱辛可想而知。當時的條件還很有限,宗慶後背著那些電度表輾轉千裏,走過了數個省市,為的就是將自己的產品更好地推銷出去,為了這個可以說是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板差點沒累毀,盡管有不少人的拒絕,可是宗慶後沒有灰心,依舊行走在路上。他知道銷售就是一個累活,沒有付出怎麼會有回報,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現在的曆練就是將來的財富,宗慶後的這份執著勁兒是他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皇天不負有心人,一次次的拒絕沒有使宗慶後絕望,當到了山西的時候這種情況有了轉機。山西的一個企業單位要向宗慶後訂購1000多隻的電度表,每一隻電度表的價格為23元。宗慶後和企業商量一番後非常高興,雖然是一筆不大的單子,可是在銷售工作初期對於宗慶後來說是一次信心的提升。可是好事多磨,宗慶後的第一筆單子在領導的訓斥下泡湯了。當宗慶後興致勃勃地將這個消息通知領導時,換回的是領導的冷水,領導責備對方給的價格太低,而且廠領導方麵不知道從哪得知的消息,說是廣東有商家收購大量電度表,需貨量10000隻以上,每隻24元,要宗慶後馬上趕往廣州。聽了領導的話,宗慶後有些失落,自己的業績沒有得到領導的肯定。對於廣州銷售電度表的信息及其價格,宗慶後暫時也沒摸清真實情況,既然領導下命令,隻有抓緊自己的南下之行了。

由於當時的通信條件非常的差,消息的真實度都沒有辦法確定。宗慶後匆匆趕到廣州,得到的卻是一個假消息。廣東人是誰啊,以精打細算出了名的,會讓你一個千裏迢迢的外來人占便宜?廣州商人看到宗慶後將近百斤的電鍍表千裏背來,猜想他不會有背回去的想法,於是坐地壓價,將電度表的價格壓到了18元一隻,隻要500隻。宗慶後千裏迢迢趕到這裏,以為能賺一筆,受盡了辛苦勞累,看到廣州商人一副給予恩惠的得意樣,宗慶後爆發了。不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嗎,好,不賣了!宗慶後的牛勁兒上來了,背上他的電度表走出了交易場地,留下了一副悲愴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