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講話篇(12)(1 / 3)

如何才能改進你的主持水平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記下每位發言人的發言次數,甚至將發言人的發言時間記下。例如,在例行的業務會議上,每個部門的主管都要分配適當的時間報告本部門的業務情況。分配時間的長短,依個人業務性質的不同而不同,對於冗長的發言應該提醒其進行適當的刪減。對於討論會,由於每個出席人員都要自由發表意見,所以沒有必要考慮時間限製問題。如果你將每次會議的過程記下,你會發現,一般人在剛開始的時候發言都很簡短,但是到了討論階段和計劃階段,由於需要解釋,間或伴有評價和爭論,而且要達成結論,所以發言的時間較長,態度也較慎重。如果你發覺某些人在會議中很少發言,你便要注意,是不是討論的業務和他無關係?是不是這些人認為自己隻需了解會議的內容而無發言的必要?是不是這些人害羞?是不是這些人被其他發言人所困擾?對於這些人,你必須開導和勸解。否則他們的出席便毫無意義。還有,有些人在別人發言的時候心不在焉,或者在別人發言的時候在起草自己的發言詞。如果類似情況經常發生,開會就不會有任何建設性的效果和決定。所以身為主持人應時刻關注出席人員的發言內容和態度。

正式的會議要有開會的議程。作為主持人,應該在開會前將議程小心決定。開會的時候,要有專人負責記錄。會議記錄應該簡明扼要,所有發言、提議和決定都要列入。為使議程明確進行,凡是需要發言的人員,應該將發言重點列出複印,開會時分發全體出席人員,使出席人員了解會議的討論要點。如果屬於專門性的議案,議程要在開會前分發,以便出席人員有充分的準備。所有分發的議程,不論是否專門性,必須簡單明了,以便於閱讀。至於其他的會議文件,也不宜長篇大論,如果有不能避免的長篇文章,就要另附摘要。摘要不可超過100字,隻將重點及討論事項列出,以供出席人員參考。

凡是定期性會議、不論每周一次或每兩周一次,都切記勿浪費時間。每次會議之後,要注意決議是否徹底執行。一般來說,定期性會議不必編寫會議記錄,但是不可缺少簡單的備忘錄,以便記載會議的重要事項。而且,定期性會議不要過於嚴肅,更不要將上次會議的事項在本次會議中重複討論,以免拖延會議的時間,主持定期性會議的最有效辦法,就是要求個人發言盡量簡短,重要事項先進行討論,瑣碎事項留在最後。

作為工作會議的主持人不同於電台的主持人,不能隻顧談笑風生。因為他有責任維持現場秩序,把握會議的進程節奏,並要對發言人的觀點做必要的歸納。會議的主角不是主持人,主持人喧賓奪主的言行是最忌諱的。主持人能做的是在遇上冷場時,能緩解緊張氣氛。為達到這樣的效果,主持人一方麵需要在平時多積累類似經驗,另一方麵可以準備一些無傷大雅的幽默來見機行事。

會議上發生了冷場、爭論、跑題等情況怎麼辦?這就要求領導能夠細致了解會議進程,掌握與會人員的心理,恰到好處地、適時地對會議進行引導。

4主持會議的技巧

有些時候,領導不但要在會議上發言,還要主持會議。會議主持人是會議的“舵手”,要隨時把握、駕駛好會議之舟,啟發引導大家,始終遵循會議既定的議題、日程,進行充分地研討,才能如期達到預想的目的。這就要求領導必須使與會者充分了解議題。開始就要講明會議共有哪些議題,怎麼個開法,有哪些要求,與會者要承擔什麼任務等。

其中,哪一項應由與會者在會上作出決定;哪一項隻需聽一聽與會者的意見,以便進一步補充;哪一項隻是告知性地打打招呼,介紹一下情況,暫不討論;哪一項與會者必須和上級保持一致,隻研究怎麼協調行動等等。而要與會人聽得明白,那麼,主持會議的領導者就必須講得清楚,把會議的目的、要求、內容諸項一一交待給大家,層次要清晰,邏輯要嚴密,表達要準確,中心要突出。切不可主次不分,輕重不分,內容龐雜,使聽者不知所雲,無所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