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胸中有丘壑——劉備的運籌之功與現代經營(12)(1 / 3)

曹操來取漢水,倒把劉備急出一身汗,於是慌忙問計。其實,劉備隻是瞎忙活,問來問去,還不是諸葛軍師拿主意。不過,劉備的本意倒是正確的,打仗嘛,就得有些準備,要不然不製定個目標、計策什麼的,還不等著打敗仗呀!雖然自己插不上手,不過,作為一國之主,這個頭兒,還得由他劉備來起,別人哪!還真不敢越這個權!

至於戰後,劉備也沒閑著。這結果為什麼是這樣,劉備都要問上一問,雖然有出於“慰問”的性質,其實,劉備肚子裏還是沒貨。不過,這“總結”還是要得的。劉備的“總結”一般都要包含兩個內容:一為總結本次戰爭的經驗、得失;二為對下次的那一仗做個提前的準備。最為可氣的就是,劉備連事件是怎樣發生的有時都不夠清楚。其實,這和戰前的準備會沒有什麼兩樣,還不是人家諸葛孔明的事!

在漢水打敗了曹軍,靠的是戰前的精心準備。劉備心裏美滋滋的,因為這準備會也有我劉備的份兒,更何況還是我劉備起的頭呢?說打了勝仗不幹我劉備的事兒,純粹是胡說八道!高興之餘,劉備尋思著下一場的仗該怎樣打?別人當然還不能找,隻因為有諸葛亮在身邊,有個大事小情的還都得指望著他呢!

不管是戰前,還是戰後,劉備的所有努力都是在為打仗做準備。凡事不預不立的道理劉備自打有了名字就曉得。這“劉備”二字中便有一“備”字,取意便為完備、準備之意,希望劉備做事能有所準備。有這名字提醒,劉備一生都不會忘記,不管怎麼說,這都是父母給的東西,自來孝順的劉備當在不能把它丟在一邊,就差沒點兩炷香把它供起來了,在劉備的將士為他攻城拔寨之際,我們也應看到這劉備也並未閑著——他正時刻準備著!

當今商業大戰,日新月異,風雲變幻,要求企業領導者應該及時地準備大量精力與能量去應付這一鬥爭。因此,提前的準備與謀劃將起到重要的作用。企業領導者不可能不經任何策劃便不加思索地在市場中瞎撞。生活應遵循規律,企業生活也是一樣,企業家應該根據當前形勢,自己的企業所處的位置,及時做出準備,以應付即將到來的新形勢。任何企業,任何個人,如不做任何的規劃與準備都將導致失敗,這是一個不容懷疑的事實。事不預不立,想必同樣適用於今日的商海戰場。在經濟大潮下,有的人高瞻遠矚,信心十足,有的人畏畏縮縮,左右為難,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沒有做出充分的準備與謀劃。

每個人都應該做一個有準備的人。這一點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事業上都同樣適用。在企業的發展中,準備更加重要,提前謀劃將起到左右時局的關鍵作用。

我們舉個例子吧!美國著名的石油大王——約翰·D·洛克菲勒便是一個有準備的人。他創立“美孚”石油公司想必早已家喻戶曉了。洛克菲勒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與他提前做出準備有絕對的關係。

洛克菲勒於1839年出生於紐約的一個農業社區,這個社區有個預示性的名字——富田。他的父親是個馬商,也是一個巫醫。洛克菲勒在年輕時進過幾個學校,最後一個是商學院,後來他當了一名簿記員。1859年那年,一個名叫埃德溫·德雷克的失了業的火車列車員,在賓夕法尼亞州鑽出了石油;這吸引了他的興趣。因此,他收集了許多關於石油發展狀況的資料,並認為從事石油行業將大有可為,與此同時,他又讀了一些關於石油方麵的書籍,並及時地了解與石油業相關產業,如鐵路、房地產等行業的狀況。

基於這些準備,1863年,洛克菲勒、克拉克和他的兩個兄弟,還有化學師塞繆爾·安德魯斯組成了一個“求精石油廠”,這是他精心準備後的一次嚐試,也是為自己以後事業的發展做的一個小小的準備。洛克菲勒大力經營使“求精石油廠”成為該地區最大的煉油廠,每天煉油500多桶。為了謀求更大的發展,他又策劃著自己的未來,1865年和1866年,他在克利夫蘭買下350個煉油廠,在邁茨堡又買了80個煉油廠,這些都是為他的“美孚”公司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