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胸中有丘壑——劉備的運籌之功與現代經營(2)(1 / 3)

這些物品,在當時,價格都不高。他們便以低廉的價格,從本地和周圍地區,收購了五金、輪船配件和其他大量的戰爭剩餘物品。事情果真不出郭芳楓先生的預料,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短短的幾年內,這些物品便成了緊俏商品。於是,這些商品為豐隆公司賺進了一大筆錢。又如,郭芳楓先生在經營戰爭剩餘物資,獲取大量利潤之後,預料到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經濟的恢複,不久的將來必定會出現經濟大發展,到那時,地皮、建築材料必定是熱門貨。根據這種預見,郭芳楓先生從1947年開始便逐步把注意力轉移到房地產、建築材料的生意上來。這一步棋他又走贏了。

70年代以後郭芳楓先生專門成立了豐隆實業有限公司,負責對早期收購的地皮和房產進行全麵的、有組織的優化投資,把黃金地段的土地建成一幢一幢新穎舒適的住宅區和現代化辦公大樓。

這就是因為郭芳楓先生有著獨到的眼光和驚人的魄力。他善於利用時代機遇創造一切方便條件使鈔票源源不斷地湧來,他的公司越來越壯大。

郭芳楓先生憑著他幾十年來的創業訣竅,使他在新加坡開辦的豐隆實業有限公司,迅猛發展,成為舉世聞名的、列世界第二位、擁有1億美元以上的一個跨國家和跨行業的大財團。

4.把握戰機,借地棲息

(玄德入見袁紹,言已欲赴荊州說服劉表,以助共破操之意。袁紹大喜,命簡雍與玄德同行。玄德見弟兄重聚、將佐無缺,又新得了趙雲等人,歡喜無限。遂棄了古城,起軍往汝南招兵買馬,徐圖征進。)袁紹見玄德不回,大怒,欲起兵伐之。郭圖曰:“劉備不足慮,曹操乃勁敵也,不可不除。劉表雖據荊州,不足為強。江東孫伯符威鎮三江,地連六郡,謀臣武士極多,可使人結之,共攻曹操。”紹從其言。

……

(玄德攻操不克,遂引兵投荊州劉表。)曹操探知玄德已往荊州投奔劉表,便欲引兵攻之。程昱曰:“袁紹未除,而遽攻荊襄,倘袁紹從北而起,勝負未可知矣。不如還兵許都,養軍蓄銳,待來年春暖,然後引兵先破袁紹,後取荊襄:南北之利,一舉可收也。”操然其言。遂提兵回許都。

劉備有一項特殊的本領,就是善於把握於己最有利的時機,伺機采取最有效的軍事行動,取得最大可能的利益。出身經濟狀況並不好的劉備,早年的艱辛經曆磨練了他善於分析與其所關各方形勢狀況的能力;多年沙場征戰,戎馬倥傯的軍事生涯增強了他在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下,抓住最有利的時機的能力。所有這一切,集中在劉備一個人的身上,對他日後成就三分天下的霸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自從劉關張兄弟等人失散,劉備一直在袁紹手底下混飯吃。其實,按劉備的個人意願是絕非甘心如此。但是,自己目前“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身無分文,怎麼混日子呢?大丈夫能屈能伸,在這裏暫住的目的是將來能更有出息,隻是苦於沒有適當的時機罷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劉備臥薪嚐膽等候的時機終於來了,他當然不會錯過。

其時,曹操和袁紹為爭奪北方的控製權,雙方大打出手,在河北地域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激烈衝突。袁紹兵精糧足,但計謀不足;曹操盡管兵少,但計謀百出。雙方在河北地區呈膠著狀態,都苦無破敵之計。這時的劉備,趁著袁紹放鬆了對自己的警惕,加緊了逃離袁紹的謀劃。他巧妙地利用袁紹急於破敵的心理狀態,特別是針對袁紹為擊破曹操曾想聯合荊州的劉表,但被拒絕這一事實,開始實施計劃。他大膽向袁紹建議,口稱自己和劉表是族親關係,如赴荊州,必能說服劉表,助袁破曹。袁紹當然高興,劉備進一步拋出自己的“煙霧彈”。在袁紹已得知關羽已離開曹操赴河北,但他不知關羽此行的真實目的的情況下,劉備詐稱是自己招關羽來歸順你的。這一招果然奏效,劉備順利離開袁紹大營,兄弟重逢,別圖大業。

然而,劉備的計謀也並不能隱瞞多久,很快被袁紹得知其真實意圖,氣得他哇哇大叫,然而鳥已脫籠也沒有辦法了。袁紹也曾動過發兵攻打劉備,欲泄胸中之憤的念頭,但是曹操的軍隊虎視眈眈地盯著他,使其不敢大意,遂沒有發兵。因為如果發兵,曹操的軍隊一旦攻過來,自己腹背受敵可不是好玩的。況且“勞師以襲遠”攻擊劉備,劉備連個固定的家都沒有,即使泄了憤,也撈不到多大實惠。幹脆,讓他多蹦幾天,找個合適的機會再收拾這個大耳賊也不遲。與此同時,劉備借機攻曹操失敗後投奔劉表。氣得曹操也想發兵去攻打劉備以解心頭之氣,但是曹操考慮到袁紹兵力本來就多於自己,如果再分兵力就更加不利了,並且這樣做也會使自己前後受敵,不如就這樣算了吧!遂打消了這個念頭。

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商戰因市場經濟的發展而越來越激烈,因為在信息時代的商戰每時每刻都麵臨著生死抉擇,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促使每個人的思維轉變,由過去的坐、等、靠而變為主動出擊,因為他們相信原地踏步就等於倒退,沒有人同情甘心落後的弱者。現代企業在競爭過程中已經充分意識到了信息對它們發展的巨大作用,瞬息萬變的信息帶給企業的發展機會也是稍縱即逝,每個企業想要發展壯大就必須善於把握這些機會,這就對企業的領導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這麼大的壓力麵前,他們隻好向古人求教,學習他們善於把握戰機、左右局勢的經驗來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