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社會責任是搜索引擎的天然使命(1 / 1)

李彥宏說:“‘讓人們最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這一直是我的夢想,也是百度和百度人這麼多年來堅持的理念。”

我們在百度的官方網站上麵,可以看見公司文化使命一欄中寫著:百度的使命:讓人們最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百度的責任:讓世界更有效,讓人們更公平。

李彥宏解釋說:搜索引擎幾乎是天賦的使命。在搜索引擎出現之前,還從來沒有一種力量能夠讓人們如此便利地獲取信息,並且讓每一個人在信息麵前都是如此的平等。

在搜索引擎出現之前,如果你非常幸運,居住的附近有圖書館,那麼你就可以到圖書館裏麵去尋找自己需要的資料。可是如果你住在偏遠地區,根本就沒有圖書館,那麼你想要查找資料顯然就是非常困難了。

現在,伴隨著搜索引擎的出現,伴隨著李彥宏創立的百度的出現,我們越來越多地感覺到,搜索變得越來越方便了。而這對於李彥宏而言,等於是肩負了這樣一種責任:讓所有人能夠在信息麵前變得越來越平等,讓所有人越來越方便、越來越快捷地可以尋找到他們需要的信息。

2007年8月份,百度參與到了“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中,並且成了該項目的獨家互聯網搜索引擎合作夥伴,隨後又發布了相關的文化共享搜索(wenhua.baidu.com)。這是國字號文化建設工程首次與互聯網搜索引擎攜手合作,也標誌著百度在推動國家數字文化信息的傳播和利用方麵已經走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在此之前,李彥宏還一直致力於推動中文數字信息的互聯網傳播活動,並且先後聯合了國家科學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等數十家國內大型圖書館,以及知名的電子出版商開通了百度圖書搜索服務。更早的時候,李彥宏還曾經聯合專業國學網站開辟了國學頻道,為推廣中國的傳統文化進行了初步的嚐試。

2008年9月24日,百度又在華中科技大學開設了搜索引擎的專業課程,並且在第一堂開課儀式上,李彥宏通過幾個讓同學們容易理解的小故事,闡述了搜索引擎肩負的社會使命。

比如在奧運會期間,有很多網友在看電視的同時,也選擇了在百度上麵查找相關的信息,甚至還會在百度貼吧裏麵進行互相交流。

通過分析奧運期間百度的搜索流量,就會發現這其中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在8月8日晚上北京奧運會開幕的時候,百度奧運的貼吧流量接近於零。之後開始緩慢進行攀升,在點燃火炬前的那一刻,流量又回落到了第二個低穀。

而之後又在開幕式結束後的10分鍾時間內,百度貼吧的流量更是達到了一個史無前例的高峰,網友們熱烈地討論著開幕式的評價和感受。而與其相關的“開幕式吧” “李寧吧”等更是熱鬧異常,平均1秒鍾就會發貼數篇。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男子110米欄預賽之前,網民在百度上麵搜索最多的就是中國選手劉翔的各種參賽信息,而當劉翔因為受傷退出比賽的一瞬間,“劉翔吧”的流量居然要比往日激增了數十倍,並且全部都是在討論他的退賽,而網頁搜索的請求也都全部變成了劉翔的退賽、傷病等。

如果說在奧運會上搜索引擎扮演的更多的是信息交流和傳播通道的角色,那麼在“5·12”汶川地震抗災期間,搜索引擎還非常清楚地詮釋出了其更加厚重的社會使命:在地震發生之後,因為地理原因,救援人員、器材和藥品很難在第一時間到達災區。

而當時有一位四川女孩就在百度貼吧發貼,說她知道一個地方非常適合直升飛機的降落。沒有想到,這個消息在網上發布之後,很快就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最後為營救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創造了救援史上的奇跡。

其實,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而所有的這些故事也都給我們折射出了同樣的信息,那就是搜索引擎正在切切實實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李彥宏說:“‘讓人們最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這一直是我的夢想,也是百度和百度人這麼多年來堅持的理念。而且,這樣的一個理念並不局限於中文,也不局限於互聯網,我們希望所有的中國人、亞洲人,乃至全世界的人們都能夠認同,讓人類找到與信息之間最短的距離,讓大家能夠自由自在地在信息的海洋中遊蕩,而且還不會被風浪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