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應對競爭,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學習(1 / 1)

競爭對手無時無刻不是每一個企業的“一麵鏡子”,通過競爭對手,企業就能夠清楚地看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當百度逐漸發展,日益強大之後,能夠和它站在同一個競技台上的競爭對手已經是越來越少了。隻不過,李彥宏從來都不會把打敗競爭對手作為企業發展的目的,而是把不斷地學習作為經營企業的主旋律。因為隻有存在競爭,才存在著不斷的發展和能力的提升,如果沒有競爭,那麼整個世界都將消亡。

就當穀歌宣布要退出中國的時候,李彥宏曾經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自己感覺壓力還是很大的,我記得當年騰訊打敗MSN、淘寶打敗ebay的時候,是沒有多少人來討論這個話題的。當輪到我們的時候,突然就開始有這麼多人來關注這件事,所以我現在感覺壓力越來越大了。”

李彥宏的壓力並不是來自競爭對手,而是來自他自身。在當時,外界曾經有很多疑問:如果穀歌真的走了,百度就會成為一家獨大者,那麼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百度的技術進步會不不會變慢?百度的用戶體驗會不會越來越不好了?在百度的頁麵上會不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廣告?對於外界的這些疑問,李彥宏明確地回答說:“不會。”

競爭對手無時無刻不是每一個企業的“一麵鏡子”,通過競爭對手,企業就能夠清楚地看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可是,如果競爭對手突然有一天不存在了,那麼企業應該以什麼樣的姿態在市場上生存呢?

對於這些,李彥宏其實並不擔心,因為他以百度自己作為競爭對手。李彥宏說:“搜索產業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產業,相信這個大家都非常明白,它的技術含量非常高,市場也非常大,增長非常迅速,商業模式也是非常優秀的。因此,它能夠吸引更多的人,與此同時,中國的搜索現在又處於一種高速成長的階段,我預計在未來至少五年左右的時間,中國搜索市場依舊還是一個高速成長的市場。”

“因此,隻要有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市場,隻要在這裏麵還有不斷新的機會,能夠給人們帶來不斷的希望,那麼就會有不斷的創新出來,也會有新的競爭不斷地加入。就拿現在來說,soso做的也是非常不錯的,比如還有搜狐的搜狗、網易的有道、微軟的bing、雅虎等,對於廣大用戶而言,大家還是有許多的選擇的。而且我認為,搜索產業在未來依舊還會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產業。”

正是因為李彥宏有這樣的想法,所以必然不會因為強勁對手穀歌的退出而讓百度有一絲一毫的放鬆。

其實,我們從李彥宏的身上,不難看出曾經“穀歌的影子”。毋庸置疑,李彥宏在當初創建百度的時候,也是從穀歌身上吸收了很多的精華。換句話說,正是因為以穀歌為鏡子,所以,李彥宏才看到了穀歌的長處、百度的長處,穀歌的短處、百度的短處,於是,李彥宏才能夠有的放矢地對百度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而且確定了以用戶提供最佳的體驗。

學習競爭對手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這是每一個聰明的企業經營者都會采用的辦法。就好像李彥宏所說的話中體現的觀點一樣,隻要是競爭對手,就一定有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的地方。換句話說,自己的企業也就有了提升的機會。

競爭對手的存在,也是企業最大的“福氣”。百事可樂正是因為可口可樂的存在,所以才具備了奮勇向前的決心;肯德基也正是因為有了麥當勞的存在,所以在創新上才能夠力求上進,別具一格;聯合利華也正是因為有了寶潔的存在,所以才會在科研上麵更加用心……

同樣的道理,百度也正是因為有了穀歌的存在,所以在技術、產品,以及用戶需求方麵都以其為參照物,希望能夠打造出精品當中的極品,從而能夠爭奪全世界搜索引擎的冠軍。

能夠達到終極目標,方法比結果更加重要。學習是競爭中永恒的旋律,百度在和穀歌的比拚過程中,並沒有“自以為是”地閉門造車,而是苦思冥想地進行產品的升級,並且是在競爭過程中摸索,在競爭過程中學習,在競爭過程中總結,最終在中國市場上實現了超越。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遭遇到競爭對手的“圍追堵截”這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可是,有的企業往往選擇了“以暴製暴”的路子,用所謂的商業手法打算把競爭對手置於死地。

李彥宏認為,這樣的心態是不健康的。真正明智的企業經營者不僅不會有憤恨之心,反而還會拍手稱快,因為這正是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自己能力的最好機會。

企業隻有在競爭中學習,在學習中競爭,才能夠發展得越來越快。所以,作為企業的經營者,必須要正確看待競爭,而且還要把端正的競爭態度滲透到企業內部去,能夠讓每一個員工也保持這樣的心態。一旦企業上下能夠保持一致,都可以把學習作為競爭的主要目的,那麼企業必將獲得意想不到的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