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育人最好的辦法:善待人才,不埋沒人才(1 / 1)

善待人才是李彥宏的一個特點,更是他引以為豪的特點。

善待人才是李彥宏的一個特點,更是他引以為豪的特點。一個領導者的理念往往會影響一個企業在現實的情形下的情況。而百度中的任何一個有才能的人都不會被埋沒,隻要他是一個真正的人才,能夠為李彥宏正在壘砌的高樓大廈添磚加瓦,那麼他永遠都沒有沒有必要擔心自己會被埋沒。

2003年12月3日,百度著力打造的百度貼吧在經過一番精心的準備之後正式上線。從功能上講,百度貼吧與BBS非常相似,隻不過變得更加方便,因為百度貼吧不需要注冊和身份認證,網民隨時都可以進入貼吧當中暢所欲言。但是,也正是產品經理、產品總監、首席產品架構的俞軍因為過於匆忙,再加上之前沒有管理論壇、社區經營管理經驗,麵對百度貼吧的時候也是非常撓頭。

包括李彥宏在內的百度高管都知道,如果想要發揮百度貼吧的真正魅力,改變混亂局麵,那麼就必須要找到一個在這方麵具有成熟經驗的管理者。也許這就是天意,在半年之後的2004年8月,百度貼吧的救星終於出現了。

同年同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辦了一個中國互聯網社區發展論壇,俞軍在這次論壇上終於發現了合適的人選,而他就是中國傳媒大學編導專業大三學生李明遠。更為關鍵的是,他還有另一個身份,他就是能夠吸引幾萬人同時在線,但是卻隻麵向北大校友和在校生的“一塌糊塗”BBS論壇的站長。

在會議上麵,李明遠做了一個題為《“一塌糊塗”和中國網絡社區發展趨勢》的報告。他在報告中談到了自己對於中國互聯網社區發展趨勢的認識,同時認為傳播媒介的發展趨勢與論壇的發展趨勢非常相似:論壇應該首先考慮建立什麼樣的氛圍,便於什麼樣的人去傳遞什麼樣的東西,能夠更好地讓不同的人根據特點和需求聚集到一起。

俞軍從他的報告當中了解到了李明遠的內心,發覺他就是自己想要找的人。一周後,李明遠加盟百度,三個月後,也就是2004年12月,李明遠決定放棄自己曾經想好的考研之路,選擇繼續留在百度。

最初,進入百度的李明遠職位並不顯赫,但是他卻以領導者的心態來要求自己。進入百度不久,他便發現了工作製度中的三個問題,同時提出了建議:第一,晚上沒人管理貼吧,每天早上都會積壓很多帖子,建議開夜班;第二,加開夜班後,管理員總人數不足,建議增加人手;第三,增加人手之後,必須設置相應的管理梯隊,並且適當調整相應的激勵機製,提高薪酬。

作為直接把李明遠帶進百度的“伯樂”,俞軍自然也批準了他的建議,並迅速呈報上級—首席運營官。首席運營官當時的回複是:讓李明遠做一個增加人員和改善薪酬體係的整體方案。最後,李明遠的調整方案通過,職員的薪酬水平平均提高了20%—30%,與此同時,還增加了績效考核部分。這次製度上的大調整僅僅隻用了三天的時間。這一方麵表明百度製度流程是多麼的高效,另一方麵也體現了李彥宏等高層對新入職人員的信任。

最後的事實證明了李彥宏等高管選擇相信李明遠的正確性。自從李明遠來到百度掌管貼吧後,百度貼吧的流量從500萬猛增到3000萬,而且其百度流量的份額也從之前的不到19/6增長到了119/6,並逐漸具備了兩大功能:一是形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圈,在這樣的平台上,任何用戶幾乎都能夠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並且能夠以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交流,甚至還可以自行去安排社區的形態;二是貼吧逐漸成為來自五湖四海的誌同道合者們的交友平台。顯而易見,在百度,人才總是具有巨大的施展才華的空間。從此之後,李明遠因為表現出色,榮升為百度電子商務事業部總經理。

我們從李明遠的事例當中可以看出,百度對於人才的重視已經列入了企業文化,並且還是最關鍵的一條。毫不誇張地說,李彥宏在人才上麵如果沒有做到任人唯賢,讓有能力的人釋放出潛藏的能量,那麼百度也是絕對不會獲得今天的優秀成績。

讓正確的意見得到尊重,讓出色的人才得到重用,這是李彥宏堅守的一個人才信條。李彥宏知道“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他更明白“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誤者在諸子”的精髓所在。一個人如果總是自以為是,認為別人的觀點和建議都是不值得參考的,那麼到頭來肯定是一無所成的。

在現代企業當中,普通的職員更需要得到我們的充分尊重,而且他們的意見也需要得到重視。往往,越是普通的職員,他所提出的意見對於企業而言越是合理和有效的。

一個扼殺員工“進諫”的企業,絕對不是長治久安的企業,也絕對不會隨著社會的發展前進。百度的成功和蓬勃發展,就是得益於李彥宏從來不埋沒人才,隻要能夠為百度獻計獻策,都將是百度的大功臣,也都將會獲得一份最合理的物質和精神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