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的發現和培養上,俞軍也確實學習到了李彥宏的精髓,更稱為是“百度高管的楷模”。在他離職前的一周,俞軍在百度舉行了一次演講,他談到“以文取人”是人才選擇的唯一標準,他說:“在搜索引擎領域,我們在選人時,不會特別看重這個人的相關經驗,所有人都是在一個起跑線上。至於今後的個人發展也和是否有相關工作經驗無關,而是這個人是否投入到了這個領域,在認真地學習這個領域,是否具有潛力。俞軍告訴我們,用有經驗的人可能一時輕鬆,但如果他不能再跟著產品成長,將來你會更累;用有潛力的人,現在你可能要多付出一點來帶他,可是將來他會加速成長,比你對產品的理解更深。”
現任的百度首席產品設計師孫雲豐、已經離開百度有啊的總經理李明遠,都是俞軍以他獨到的慧眼發現的。孫雲豐的個人經曆和應聘經曆其實和俞軍有著非常大的相似之處。
2003年,孫雲豐是蘇州一家包裝材料公司的推銷員。有趣的是,在工作之餘,他也是一個搜索技術活躍分子,他堅信,“搜索引擎將讓人類生活產生革命性變化”,而且還在相關論壇上麵發表了有影響力的《搜索從入門到精通》等帖子。看到一個當年的自己,俞軍便向孫雲豐發了封郵件,“有沒有興趣來百度做PM產品經理?”
畢竟對搜索憑借興趣進行的自學,在麵試過程中,表現並不是非常好的孫雲豐沒有獲得俞軍的認可。但是這一次麵試卻點燃了孫雲豐內心對搜索的熱愛與激情,回到蘇州的孫雲豐仍然心有不甘。
就在幾天之後,他決定再為自己爭取一次機會,於是他給俞軍打了電話,“我真的很想來百度做搜索,而且我相信我能幹好。不用給我頭銜,工資不比我現在低就行,讓我先幹一兩個月怎麼樣?”日後國內搜索引擎PM頂尖高手、百度首席產品設計師孫雲豐,就這樣打開了百度的大門。很多年之後,孫雲豐經常會很有感觸地說道:“我們招PM時,經常會招來一些背景很詭異,但是卻非常熱愛搜索的人。”
不問背景,不拘一格選用人才的百度風格,也是李彥宏從矽穀很多IT公司的成敗當中悟出的管理真經,李彥宏很早就在《矽穀商戰》中總結:“要允許失敗—要讓那些敢於冒險的人得到回報,而不能懲罰那些敢於冒險卻失敗的人;敦促商業主管去試新的主意—失敗的容忍可以使人們吸取教訓並運用到新項目上;讓好主意有條件孵化—矽穀的公司通常是在一個領域發展的早期發達起來的,部分的原因是由於這裏允許失敗的文化,以及在新主意還在形成過程中就敢於承擔風險的意識。”
當然,和李彥宏用人“三個不重要”對應的是“三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符合百度的文化;是不是能力出眾;是不是有學習的心態。這就好像李彥宏在《天天向上》結尾時所說的那樣,“人長本事的速度決定了未來的前途”。又如他在《百度離破產永遠隻有30天》中所說:“我們希望每個人都有一個鐵飯碗,但那不是在一個地方永遠吃飯的碗,而是終身都能找到飯吃的能力的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