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員工溝通管理(1 / 1)

溝通的基本模式

在班組管理中,常常需要班組長根據生產情況,說服組員,轉變他們的態度以與組織目標相一致。

人的態度包含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為傾向,它決定著人們在現實環境中注意什麼樣的對象,決定著人們怎樣加工有關對象的信息,決定著人們對於有關對象的體驗,也決定著我們對有關對象進行反應的決定傾向。

態度的改變受態度主體方麵的影響

(1)既有態度係統的自我防衛傾向。態度是理性的,與價值觀有密切的聯係,因而拒絕別人的影響。大量的研究表明,至少有三個方麵的心理傾向會使人們拒絕接受他人的影響:

①抗拒反應:即當人們感到自己被別人操縱時,心理上會出現自發的抵製,維持自我控製。任何明顯影響別人的企圖,都可能引起人們的抗拒反應。

②心理慣性:人們的心理活動通常遵循費力最小原則。因此,在人們沒有感受到改變的必要性時,通常是盡可能少地改變自己。

③“保留麵子”:人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需要保持一個不輕易受影響的形象。除非在特定的條件下,通常人們會感到輕易跟隨別人是有損自己形象的。

(2)既有態度難以改變。研究表明,一種態度的強度越大,意味著該態度的支持力愈多,改變也越難。

(3)個人因素。研究表明,性格上依賴性強、自尊低的人,對自己的既有態度信任感較低,易於信任權威和接受說服。

態度的改變受傳達者的影響

(1)傳達者的威信。傳達者的高威信,可以顯著增加入們信服的程度。

(2)傳達者的立場。傳達者的立場會直接影響他的說服效果。如果傳達者站在自我維護的立場上,則他所提供的信息影響很小,因為人們懷疑他溝通的動機。而如果傳達者的立場是自我犧牲,則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3)傳達者的吸引力。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主持人尤伯羅斯及演員出身的美國總統裏根,都曾以自己的個人魅力,通過傳播媒介對官方的觀眾產生過廣泛的影響。專家分析,裏根總統1984年連任時,之所以能在美國50個州中的49個州獲勝,是與其個人魅力分不開的。研究表明,有吸引力可以產生說服的效果。